“說起城隍爺,還真是,那日我剛從城外舉家進城,結果俺答軍就來了東直門外,並將城外民居皆燒燬。若我再多耽擱一會,這會我一家老小說不定已經擄去草原當牛做馬了。”
金英說起這事,滿是慶幸之色。原來內城九門,都供奉著城隍廟,城隍爺也是眾人最信的神只。三教九流,販商走卒,常進常出,都會祭拜一二。
“就對了,以後我再路過城隍廟,也多拜拜。”張介賓一聽也是唏噓不已,趕緊說道。
“我進京也有一些日子,都是積一餐,飽一餐,今日幸運,遇著老鄉。”樂良才這時說道。
“可不是嘛,你既然是我老鄉,那肯定得好好招待你,今日你可以大飽口福了。”張介賓介面道。
“什麼你老鄉,我老鄉,大家不都是老鄉?”金英說了一句,接著對樂良才說道:“我這劣徒,太過頑劣,良才可要多擔待。”
樂良才點了點頭,看著這對師徒,滿是羨慕。
不多時,飯菜做好,大家就在後院用餐。飯後,金英感慨道:“離家數十年,也就十幾年前回過一次,都快忘了鄉音怎麼說了。”
張介賓很是好奇:“師傅,大家不都說你是京城名醫嗎?”
“臭小子,你跟了我數月,難道還不知道我是哪裡人?”金英一聽,更是來氣。
“呃,師傅你也沒說過啊。”張介賓很是無辜的說道,他先入為主,以為金英就是京城人,倒沒想過其他。
樂良才也感到稀奇,笑道:“真是怪事兒,張小哥,你竟不知曉,你們師徒都是山陰人?”
“什麼,師傅你也是山陰人?”張介賓大吃一驚。他確實沒有想到自己的師傅竟然也來自山陰。
金英轉過身去,簡直不想理他,這是多大條,才能把老師的籍貫都弄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可他這就冤枉張介賓了,他以為張壽峰早就跟張介賓說過,而張壽峰也以為金英已經告訴給張介賓。加上師孃本就是京城人,而眾人又以京城名醫稱呼金英,這就導致張介賓直接將金英當作京城人了。
卻沒有想到,大家原來都是山陰人。
這時張介賓弱弱的問了一句:“那師傅,你肯定知道徐文長和周老師咯?”
“廢話,我們交往時,你還沒出生呢!”金英罵道。
“呃……”張介賓頓時尷尬得無以復加。有些埋怨起父親來,好端端的為啥還要他去拜徐渭徐文長為師。若師傅都來自山陰,那他們一家還遷來北京幹啥?
此時的張介賓並沒有想過,金英、徐渭、周述學,包括徐春甫、龔廷賢、楊濟時等人又為何來京,還不是因為京城機會更多。
不然何以一個個非得到京城來。即便是今日遇到的樂良才,也大老遠跑來京城,寧可做一個遊方鈴醫,也要待在京城。
這時已經陸續有病人進來,樂良才見此,起身告辭:“多謝款待,樂某先告辭了,改日再登門叨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