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也在思考,望著西方那看不到的藏書樓,突然問道:“龔師,咱們書林究竟有多少醫籍?”
“醫林收藏古今醫家著作三千餘種,六萬餘卷。”龔廷賢說道。
見龔廷賢開口,眾人都安靜了下來,顯然被醫林藏書震撼住了。
眾人裡面不少出自醫學世家,或者府縣醫學,也都藏有醫書,多的不過幾十種,幾百卷。少的就三四種,幾十卷。何曾見過這般多的藏書?
所謂讀書破萬卷,便可算是博覽群書,現在單醫書就是六個萬卷。
“三千種,六萬卷,這書可真多啊!”張介賓感慨了一聲,又好奇的問道:“徐伯的《古今醫統》參考了多少種書來著?”
龔廷賢笑道:“汝元兄還真說過,參考了近四百種,近萬卷書。”
張介賓說道:“想必參考書籍都是精挑細選的吧?諸位想想,徐師為寫一本書,翻閱了多少書,花費了多少年,才有一部煌煌之作。如今我們只是翻看,比起先賢辛苦,大家還覺得麻煩嗎?”
眾人心想確實如此,他們還在為先賢醫家言論不一樣而苦惱,可誰想過每一本書問世有多艱難。
動輒數十年,一本書可能就是一輩子。
龔廷賢說道:“寫出來,刪改編訂成冊更難,我剛才還在中樓修醫書呢。不瞞諸位說,這是我父親的醫學筆記,父親年邁回鄉養老,我接手整理,在太醫院同僚幫助下,花了數年,才初見成效。由此可見一斑。”
劉汲也很是感慨:“前人有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如今方知書籍之不易,字字句句都是心血結晶。”
“龔師,我還有最後一個問題。”張介賓說道。
龔廷賢看著他說道:“什麼問題?”
張介賓還有些不好意思起來,看了看眾人,一咬牙,還是問道:“我想問目前我……我們的醫術處於什麼水平階段。”
眾人聞言,也滿是期待的望著龔廷賢,顯然都想知道。
龔廷賢認真思考了好一會,才開口道:“你們的醫術水平,比先前醫丁顯然要高很多,至於什麼水平。嗯,大部分人算是鄉鎮大夫水準吧!”
“啊,這麼低呀?”張介賓很是震驚。
眾人滿是愕然,他們自認為至少都是縣級大夫水準,沒想到只是鄉中郎中級,這如何能叫眾人信服?
龔廷賢笑道:“注意呀,我說的是名醫而不是地方,一個名醫可以待在鄉間,可待在府縣的大夫就一定都是名醫了嗎?”
“我的父親,我,我的子侄都在縣裡,可他們都算是國級水平,你們可相信?”
眾人聞言都笑了。
“堂堂太醫,當得起國級大夫之稱。”
“原來我們已經算是低階名醫了?”
“嘿,再低階,那也是名醫呀!”
喜歡醫者晚明請大家收藏:()醫者晚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