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李尋秋雛鳳初鳴,八方雲動。一些隱世不出的老宗師、老怪物開始心血來『潮』,開始紛紛入世,尋找機緣。
如今兩個多月過去了,沈城這個地方的裡裡外外不知道被這些老傢伙犁了多少遍,可惜再也沒有發現任何端倪。
再加上現在的特勤部在沈城坐鎮了兩大宗師,特勤部的整體勢力更是凌駕於所有世家宗門之上,這些暗流也都隨著龍戰的北巡視察紛紛落幕。
至於受雛鳳初鳴影響,意外覺醒的一百多名異能者,大部分都被北局基地吸納,少部分人員依附於宗門世家。
也有一些個體獨立存在,就如同聶曉燕與馬山炮,仍然留在長生集團發展。
在普通人的眼裡,這些日子風平浪靜,沈城沒有絲毫變化。但在強者眼裡,更多的是波詭雲譎、暗『潮』湧動,被意外捲入其中的陳希妍與聶曉燕,她們的遭遇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冰山一角。
也有不少世家宗門在這個地方達成共識,開展了新的合作。
也有不少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暗下絆子,互下黑手,甚至直接拔刀相向。如果沒有特勤部震懾,不知道會殃及多少無辜百姓。
比如最年輕的天驕宗師鐵面雷神約戰江南世家百里風波,巨石山半夜雷火焚天,轟鳴陣陣,時而寒風呼嘯,冰雪漫天。
好奇的百姓第二天發現,從巨石山開始波及二十餘里,延伸到茫茫田野,數百顆樹木七零八落,枝斷樹折,焦黑破敗,更有連根拔起的樹木飛出數十米外,田野上一片狼籍,還。殘留著一些巨大的冰溜子。
地方上安排勘查的專家們,也分析不出遭了什麼災害,被老百姓中的好事者謠傳為蛟龍昇天,雷霆歷劫。
不管這些事情如何紛紛擾擾,作為始作俑者的李尋秋與方知舟,倆人大部分時間都在閉門修行,不是在長生集團,就是在長白秘地,彷彿與這些事情行走在不同的世界。
曾經,方知舟希望李尋秋不要煉化輪迴轉世之中積攢的精神力,保持當世精神的純粹,不再揹負已經逝去的輪迴記憶,不要再負重而行,斬斷桎梏,開啟新生。
一個月過去了,方知舟面臨突破,要為近兩萬人打下修行之基,繁忙的無以加復。
又是一個多月過去了,方知舟兩次長白山秘洞修行,再次突破並穩定到四級高段武者,易筋洗髓突破到第二章第十二節圓滿。
兩個多月的時間一閃而過,超出了最開始約定的一月之期許多,李尋秋沒有再提起此事,因為方知舟正處於高速成長的階段,每一天都在變化。
方知舟也沒有提起此事,因為他在腦海中構建的能力增長模型也在不斷變化,讓他堅信每一次變化都會離希望更進一步。
這幾天以來,除了幫助核心的二百人引導修行的大周天迴圈外,方知舟基本上對自己的精神力增長模型有了一個比較準確的判斷,特別是懵懵懂懂突破時意外形成的意志之劍。
因為,方知舟需要依靠意志之劍,才能破開李尋秋的“隕石山”外殼,解救她的神魂真意!
“尋秋,在想什麼呢?”
方知舟出現在識海中,緩緩走到抱膝坐在地球儀頂上的李尋秋身邊,也跟著坐了下來。
自從識海中重新構建了懸賞千萬的三大建築群,這個地球自然科學博物館上面的地球儀頂部,就是她最喜歡呆的地方。
閒暇的時候,她常常坐在這裡,眺望識海輝煌的“紫禁城”,以及另外的兩幢圖書館、博物館建築群,還有一望無際的草原。
李尋秋幽幽嘆了口氣,說道:“如果有一天,我能像現在一樣,站在地球的頂峰,笑看世間的風起雲落,是不是就能安心的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會有那一天的!我也希望有一天,我能用手高高地舉起這顆地球,讓你能夠站在上面自由的飛翔!”方知舟目光堅毅的說道。
“呵呵,如果有別人聽見我們這麼說話,會不會以為碰到了神經病?”李尋秋髮出了銀鈴般的笑聲。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尋秋,你覺不覺得這首唐寅的《桃花庵歌》,應該正切合我們的心態嗎?我們追尋本心,我們追逐夢想,又何須在意世人眼光?”方知舟『吟』完了唐寅的詩,悠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