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鯨落和鯨升嗎?
美國作家加裡·斯奈德在《禪定荒野》中寫過一句極美的話:鯨落海底,哺暗界眾生十五年....
當有一天鯨魚在海洋中死去,它生命消亡的瞬間,其實正預示著無數生命的開始。鯨魚龐大的屍體會慢慢地沉入幾千米深的海底,而在深海,營養成分稀少。
於是,一隻死去的鯨魚,可以用死亡創造出一套完整的,可維持上百種無脊椎動物生存長達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生態系統,成為孤獨海洋裡最溫暖的綠洲。
1998年,夏威夷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北太平洋深海中,至少有43個種類的12490個生物體是依靠鯨落生存的。其中一些海洋生物包括蛤蚌、蠕蟲和盲眼蝦中的稀有品種會在屍體旁一點點吃掉殘餘物。
這些鯨落是可以化能自養的,意思是說,它們可以透過化學反應自己生産食物。除了不需要獲取太陽光(因為陽光無法穿過深厚的水),化能自養類似於植物的光合作用。
對這種新奇的生態系統深入研究現象,科學家發現細菌會吃掉鯨的骨頭,這種骨頭中含有60的脂肪。隨後,細菌會製造硫化氫一種有臭雞蛋味道的化學物質。
對於大部分動物來說,硫化氫都是有毒的,但有一些化能合成細菌可以用海水中的氧氣氧化這些硫化氫,得到能量來源——於是一些生物可以靠共生來從這些細菌獲得能量,另一些則可以直接吃掉細菌聚整合的菌墊。
成千上萬的化能自養海洋生物再將硫化氫轉為能量,供它們生養與繁殖。鯨骨體型巨大,富含脂類,分解又十分緩慢,一頭大型鯨可以維持這樣一個綠洲和裡面上百種無脊椎動物長達幾十年甚至上百年。
這是鯨魚留給海洋最後的溫柔,生物學家賦予這個悲壯的過程一個名字鯨落。
........
而與鯨落相對應的是鯨升。
........
體型最巨大的鯨魚會在海底的最深處産下幼崽,幼崽靠體內少許的空氣上浮。
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一部分的幼崽會在這個過程中死掉。有的是因為氧氣耗盡,有的是壓力變化過於劇烈導致體內的血液沸騰,最後細胞炸裂而死。
少數能升到海面的幼崽會在見到陽光的一刻深深的呼吸一口北方海面寒冷的空氣,之後再次下潛。這些成功“鯨升”的年幼鯨魚經歷了最艱難的考驗,他們將成長為比其他鯨魚體型大一倍的巨型鯨魚。他們將在漆黑的深海度過他們生命中大部分的時光,以巨型魷魚為食,保護著海洋食物鏈的平衡。
就是這樣一群巨大的生物,以他們的一生為代價,守護著大多數人根本不知道的一些事情,過著無人知曉的生活,孤獨的在深海緩慢的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