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這種東西是音樂創作者搶佔耳朵這一資源的武器,成千上萬的音樂人,絞盡腦汁,把自己對世界的感慨,感悟,情緒等,轉化作音符與歌曲,寫上華麗的包裝,只要點開,音樂者的情緒與感悟撲面襲來,悲傷的,甜蜜的,豁達的,不甘的,等等,這些不同的音樂,像是一個個催眠大師,讓你的心情隨之波動,而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沒有創作表達自己情緒的能力,只能在他們的各種樂曲中找到與自己相對應的情緒情感,有些歌你聽一遍就會厭煩,而有的歌一聽就是十年幾十年,不是說多麼喜歡,只是它表達的是自己
之所以音樂如多如此變化,是都在滿足一個個不斷產生的需求的靈魂,當一種需求越多,為了滿足這種需求的音樂型別就會成為流行音樂。
現在能讓人反覆一個人靜下心來反覆聆聽的音樂,越來越少,值得反覆咀嚼的音樂越來越少,現在的音樂大都走向取悅耳朵這條路上,內涵的東西越來越少,豁達開朗,茅塞頓開,沁人心脾的音樂越來越少,有的只是已經快糜爛掉的愛情音樂,有的只是反覆發洩自己情緒的音樂,如果我我有這種創作的能力的話,我他喵的也這樣搞,不為啥,就是因為好掙錢,畢竟現在的人不都是搞愛情曖昧的多嗎,不顧一切的發洩自己情緒的人也挺多的嗎嘛
喜歡雜感小筆錄請大家收藏:()雜感小筆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