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重生原始時代> 第七十六章 入窯燒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六章 入窯燒製 (1 / 3)

對於泥土能夠變成石頭,眾人已經開始從期待和激動中慢慢的降下熱情,也生起了一絲懷疑,只是並沒有表現出來而已。

不過此刻,聽到王凌說可以開始了,不遠處還在建造房子、製造工具、磨製武器的人,還是好奇的紛紛圍觀上來,想要見狀這奇蹟的一幕!

王凌見此,並沒有驅趕眾人,而是讓他們看著,要是以後再次燒陶,他們也有個經驗。

製作陶器,最關鍵的一道工序是入窯燒製。

在陶窯中,木質燃料產生的高溫使陶土發生化學反應,從而導致坯體的成分、效能和顏色的改變。

陶窯的結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陶器的燒成溫度,結構越合理則燒成溫度越高,陶器就會更加堅實耐用。

陶窯的密封情況既能影響窯內溫度,還會造成氧化或還原的燒成氣氛,影響陶器的顏色。因此,陶窯是衡量制陶工藝水平的主要標誌。

根據民族學的有關資料,最原始落後的燒成工藝是平地式燒陶,或稱平地堆燒。

這種生產方式沒有固定的窯址,選擇一塊空地將陶坯堆放在一起,用泥巴將陶坯整體蓋緊並糊嚴,開一火口加柴添火,同時再開幾個小口作為煙道。

這樣的缺點就是因火力不勻,溫度不高,密封不嚴,陶器燒成後顏色不均勻,質地鬆脆,陶片易碎。所以王凌第一想法就將這種方法排除。

他所選擇的是封閉式的窯洞燒至。在空地上挖出一個足夠大的坑洞,將坑洞裡清理乾淨,然後放下晾乾的泥坯,再用木棍架上洞口,鋪上棕樹葉,糊上泥巴,讓坑洞保持封閉的狀態。

坑洞的前後各自留著一個小洞,後方的小洞通往地面上,如同一個的形狀,用來讓煙散去;前方的小洞斜著往下,那裡是更矮一處地上的土壁,在通口處稍微大一點,用來燒火,和早年民間的灶臺火口一樣。

坑洞的挖掘工作早就已經做好,此刻他們只需要將泥坯放入其中,然後封好,再點火燒製即可。

待一切都準備完畢後,王凌囑咐胡葉,

“好了,開始吧!只要在這裡燒火就可以了!”

“什……什麼?燒?獸神大人,你是說用火燒嗎?可是,火燒過的東西,可都會壞掉呀!”

胡葉有點不敢相信,懷疑是不是自己聽錯了。

不只是他,就連周圍的人都是紛紛議論,充滿不可思議,

“燒?竟然要燒!”

“可是不會燒壞嗎?要知道,就算是石頭,火都可以燒破碎,泥土不會燒爛嗎?”

“是呀!我還以為放在裡面,獸神大人會施法將它們變成石頭。”

在他們的認知中,火焰燒過的東西都是被破壞的,就連石頭都能燒破,那要是泥土,豈不是燒沒了。

而王凌對眾人的議論沒有什麼表現,還是執意叫胡葉點火。胡葉見不是自己聽錯,猶豫了下,就立刻執行了王凌的命令。

看了看周圍滿是奇怪的人們,王凌思考一下還是解釋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