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唐朝寒州在哪裡> 章196 無心插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章196 無心插柳 (2 / 2)

其實,這詩句與越王李貞所作的詩句,高下立判。

這首詩所詠的梅花,不僅讓人領略到其凌寒怒放的神韻,給人留下它香色俱佳、別具一格的鮮明印象,而且以梅花的堅強和高潔品格,喻示了詩人處於艱難、惡劣的環境中依然能堅持底線、拼搏向上,不同流合汙的高貴品質。

只要有些文化,就能體會這首詩中的意境。

這詩完全就是,借詠梅實詠志。

而李貞所作的詩僅僅是詠物,哪有借詠物實詠志的詩句高明?

在場不缺文化人,而且是大多人臉色不善的看著李貞,看李貞如何應對這危機。

李貞一張俊美的臉早成了豬肝色,無可否認,楊妙兒的詩句比他的高明太多。

那麼多勳貴、宗親在場,李貞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失敗,嘆道:“妙兒小娘子,這詩是誰作的?”

他清楚楊妙兒詩句的水準,而且楊妙兒絕沒有如此大氣磅礴的志向,將自身喻成梅花。

楊妙兒不假思索,便道:“一位友人。”

她必須保護高升不受越王的騷擾,其實在那日聽到高升口唸這詩句的時候,她就知道了高升的志向,居然如此崇高和偉岸。

要是楊妙兒知道這詩是高升剽竊而來,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某田舍漢最大的志向就是與女兒,成日遊手好閒,混吃等死。

李貞知道楊妙兒不願實話實說,大庭廣眾之下,當著那麼多勳貴、宗親的面,他也拉不下臉面來逼迫楊妙兒,只能藉故,與在座的諸位宗親、勳貴談談風月,吃吃酒,完全揭過了自己技不如人的窘狀。

越王府舉辦的賞梅酒宴,越王李貞花盡了心思,卻沒撲騰出什麼浪花,反而讓楊妙兒這位友人一舉成名。

在場的宗親、勳貴,結束越王府的賞梅酒宴,返家之後就將越王府的遭遇與家人一說。

於是長舌婦一傳十十傳百,沒想到第二日楊妙兒這位友人,成了長安城街頭巷尾的話題人物。

不論是勳貴、宗親,還是販夫走卒,人人都在猜,能作出如此志氣滿滿詩句的,是何方雄才?

……

“好一個‘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李治從王伏勝嘴裡得知,昨日越王府賞梅的經過,從中得來的詩句,擊掌叫了一聲好。

正如楊妙兒所說,李貞那首也就是尋常詠物詩句,乃是下乘,李治沒興趣。

國子學、太學每日都有上百首言之無物的詠物詩句出品,他都聽得麻木了。

他倒是第一次,聽到如此雄心壯志的詩句。

“聞詩達人,這作詩之人定是個吃得苦中苦的非常之人,胸中定有雄心壯志未酬。伏勝,如此人才朕必得,你且尋到這人,其定要為朕所用、為大唐所用。”

“諾。”

王伏勝還是第一次見李治對一個人如此性急。

就算是高升,李治都是反反覆覆考察之後,才做出決定,讓高升去江南道走一趟……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