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王李道宗,破王世充,滅東突厥、吐谷渾,徵高句麗,為大唐開疆擴土,立下赫赫戰功。
駙馬都尉執失思力,雖是突厥人,可為了大唐疆土,東征西討,先後大敗吐谷渾、吐蕃、薛延陀,為大唐開疆擴土,立下汗馬功勞。
長孫無忌、褚遂良的手伸得太長了,現在都藉著房遺愛謀反案,將手伸入軍方中,排除異己,勢必引起軍方的反彈。
朝堂上,李治據理力爭,再有李績、程咬金這群軍方大佬力挺,這才挽救了李道宗、執失思力二人一條命。
可長孫無忌、褚遂良勢大,連皇帝都壓不住,軍方大牢要是再選擇沉默,將來江夏王李道宗、駙馬都尉執失思力二人的下場,就是他們的將來。
但長孫無忌和褚遂良收集的人證、物證聚在,大唐律法可不是擺設,李治與軍方大佬們也是無可奈何。
一看皇帝和軍方大佬們據理力爭,雖然知道二人冤得很,卻也不可奈何。
二人死罪可免,活罪自然難逃,雙雙被流放蠻荒異地。
可惜堂堂一代名將李道宗,在流放嶺南之地的途中病故,就此成為歷史。
收到訊息的李治,臉上沒什麼變化,可是心中卻生出了強烈的憤怒。
對長孫無忌、褚遂良的憤怒,對長孫無忌這個舅舅所代表的關隴門閥的憤怒。
朕的江山,你想搞死誰就搞死誰,你想流放誰就流放誰,朕這皇帝名存實亡。
但他知道,要收拾長孫無忌和褚遂良,以及其背後的關隴門閥可不容易。
房遺愛謀反案,幹掉兩名親王,兩名公主,三名駙馬,流放宗室名將李道宗,名將執失思力,宰相宇文節、譙國公柴哲威等等一干名將、明臣,朝野內外對長孫無忌“竊弄威權、構害良善”的行徑,都是噤若寒蟬。
若非軍方大佬們,在房遺愛謀反案上看不慣長孫無忌、褚遂良構陷軍方名將,恐怕他這皇帝也也莫可奈何。
此刻,正是大唐朝堂最微妙的時刻,在這朝堂之上,恐怕要發生一場誰也看不見,卻又身陷其間惡戰了。
長孫無忌回道:“臣最近得聞鄭王、盧國公在封邑上大修水利設施,造福封邑莊戶,實乃是義舉,聖上當褒獎其功,以示皇恩浩蕩,誥滿朝勳貴效仿之,讓大唐百姓,同感聖上恩典。”
李治微微一震,今日他這舅舅失心瘋了麼?
滿殿朝臣更是竊竊私語,連在列的老程都有點摸不準長孫無忌的目的了。
站在末端的鄭王府嫡長子李璥,更是摸不著頭腦。
李元懿告老之前,就特別提醒過他,這朝堂之上,步步殺機,凡事多看、多學,不惹事、不靠邊。
一直以來,鄭王府都與長孫無忌平平過,也無甚恩怨,長孫無忌範不著會為他們說話。
最重要的是下河縣男,先開了封邑修繕水利的口子,當時李明月就料到,勢必會讓大唐的勳貴們怨憤。
為了拉下河縣男一把,鄭王府才牽涉其中,而後跟上來的是盧國公府。
一個王府,一個國公府都在封邑上修繕水利,定然遭受其他勳貴爭鋒相對才對。
可是今天,權貴們卻沒動靜,長孫無忌卻率先跳出來,主動為鄭王府、盧國公府請功,這是作何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