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一落,孫有福當即就跪了下來,十多個奴婢跟著他也跪了下來,紛紛說願為高家效死力,郎君若不棄,生亦郎君之人,死亦郎君之鬼,來世也願為郎君鞍前馬後云云,一番表忠心赤誠一片。
田氏感嘆的同時,又吃驚,暗道聲,三哥好手段啊。
唐朝百姓一旦入了奴級,那就是終身為奴,任主人家買賣、打罵,生病了或者老了,幹不動活兒了,大部分像牲口一樣被拋棄。
封建社會可不是開玩笑,這就是奴婢的下場。
而高升的做法,簡直就是唐朝版的現代僱傭關係,還給奴婢養老送終,如此人性化,這些奴婢不效死力才怪了。
讓田氏帶著孫有福一干奴婢去適應居住和工作的環境,安之好這些奴婢,高升直接去地裡找老爺子,準備和老爺子說道說道。
沒辦法,老爺子、老太太祖上三代都是農民,一有時間就扎地裡,根本閒不住。
何況現在高升只有二十畝薄田,今年風調雨順,卻收不到百斤糧,讓二老深感自家三郎不是種地的料。
現在他們搬過來與三郎過日子,三郎去做大事兒賺大錢,那家裡的地,他們得打理好。
至於高家那八十畝地,老爺子說不要就不要,雖是老農,但做人的骨氣不輸於任何人。
遠遠的看著老爺子駕著犁耙,老太太在前頭牽著牛,給二十畝地秋犁,高升心裡就不太好受。
他站在田埂上,微微一嘆,道了聲:“阿耶、阿孃,休息片刻,升兒有事找二老商議。”
遠遠的,老爺子繼續勞作,頭也沒抬,回了一句:“有甚事,等俺把地犁完再說,租大戶的耕牛犁地一日,要二斗糧呢。”
高升翻翻白眼,家產四十多貫了,還在乎這一日二斗糧的支出,老爺子也是夠摳門的。
老爺子、老太太捨不得休息,那只有他走過去。
從老太太手中接過牽牛的麻繩,一邊牽著牛在坑窪的地裡前行,一邊對老爺子道:“阿耶、阿孃,村人都說我發達了,若你們還在地裡忙活,讓村人如何瞧我?”
老爺子和老太太一怔,高升的話不無道理,那麼有錢了還讓爹孃耕作,這不是讓村民戳脊梁骨說不孝麼?
高升又道:“所以以後這地啊,你們捨不得請人,我來種就好了。”
老爺子沒好氣的道:“就你這慫娃?今年年景如此好,二十畝地才收了百來斤糧,指望你種地,一家人喝西北風啊。”
高升老臉一紅,那是前身的事,他冤枉死了。
老爺子一嘆,又道:“唉,罷了、罷了,你把俺與你阿孃接過來,俺知道你一片孝心,俺和你阿孃啊,也不能讓你難做。”
“行了,以後俺和你阿孃不給你丟人,但這地得請人種,你別插手,二十畝地那麼好的年景只收百多斤糧,俺高守義這張老臉都讓你丟盡了。”
高升見老爺子妥協,心中高興,當著老爺子的面,他也不好明說這二十畝地,他有自己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