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子上前就欲拉開老太太,卻發現圍觀的人群饒有興趣的看著自己,心裡一驚,這可是大庭廣眾之下,他可丟不起這個臉。
“罷了。”老爺子丟下手中的扁擔,再鬧,只會給外人看了熱鬧,更會給一旁的張屠夫看了笑話。
高升沒想到老爺子會罷手,這也讓他對自己這個便宜老爹有了更多的想法。
此刻,日上三竿,各村來上河村趕圩的各村老百姓擠滿了村市。
而得到訊息的老百姓,為一品這叫饅頭的點心,都紛紛來到村市之後,看著人排隊,也跟著排隊。
老百姓越來越多,長長的佇列居然排到了鄭王別院的大門前。
若不是別院前四個持刀侍衛威風凜凜,排隊等候饅頭的人群都能排進別院裡。
老百姓的從眾心理不僅僅是現代才有,古代也有。
似乎別院裡的人也得到了訊息,幾個女婢和奴僕也出了別院,跟著老百姓排隊。
眼看著隊伍越來越長,高升清楚,自己離計劃又近了一步。
而鄭王別院裡出來的人也願意排隊,不仗身份爭先,倒讓他刮目相看。
他本意不是賣饅頭,而是用賣饅頭的宣傳方式,賣鹼水。
可惜這群唐朝老百姓,只知道饅頭好吃,卻不知道這饅頭為什麼那麼好吃。
高升若想讓鹼水利益最大化,找鄉紳根本不可能,這十里八鄉的只有鄭王別院裡的主人,才能給他最大的利益。
窮到極致,自然唯利是圖。
這也是他為什麼偏偏在村市後,鄭王別院前擺攤,讓張大柱大聲吆喝,免費派送饅頭的原因,目的就是引起鄭王別院裡的主人注意。
此刻,烈日炎炎,烤灼著一切生物,連風都帶著層層疊疊的熱浪,讓人熱得受不了。
等到發好面,做好饅頭蒸好,再一個個發放,在烈日下排隊的老百姓都熱成了狗。
饅頭已經特意做小,四層蒸籠,一鍋饅頭五六十個,正好輪到那群別院裡出來排隊的女婢和奴僕,剛出鍋的第二批饅頭就沒有了。
看到領了饅頭的老百姓歡快的吃著,對手中白白嫩嫩的饅頭紛紛冠以“真的不酸啊、好鬆軟啊、好甜蜜啊、好好吃啊”等等誘人食慾的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