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所謂的悟性、天賦,其實有的時候也並不絕對,這些年來不間斷的學習和領悟,各功法之間互相印證,互相提升,發揮著一加一遠大於二的效果,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一直磨礪著他的稟賦。
到了如今,哪怕是沒有駕御壽元的能力,以他在諸多法門上積累的深厚造詣所產生的領悟力,他也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小倉界內少有的天縱之才。
也因此,伴隨著境界的提升,在資源的充足供應下,他的修行速度反倒是越來越快。
這便是所謂的‘厚積薄發’,也是真正的根基渾厚才有的效果。
而這也正是‘人’的獨特之處。
哪怕起點很低,可只要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便早晚會綻放出讓人側目的光彩。
當然,絕大部分人都在前進的道路上會遇到種種誘惑,明知什麼是正確的,卻還是會誤入歧途,這便是道心不堅。
也更有一些人,甚至連什麼是正確的都不知道。
王魃的意識很快便落在了靈臺神廟之中。
和之前相比,靈臺神廟內的空間明顯又大了一大截。
本就所剩不多的陰神之力,幾乎已經只餘下薄薄一層。
這意味著他的陰神神位,已經再一次發生了晉升,達到了二等神的層次。
剩下的,也只是不斷積累陰神之力。
而更重要的是,接下來他便要為之後的陰陽、五行、風雷、神紋、星斗、氣血、神魂等諸多道路積蓄道意,明悟道機。
這也是萬法之道邁向化神的真正難關。
蓋因所需要明悟的道機實在是太多了。
哪怕不需要領悟圓滿,可單是一種道機便足夠耗盡尋常元嬰修士的一生,萬法脈修士卻需要凝聚十餘種之多!
這難度不止是十幾倍的增長,而是幾十倍,上百倍。
因為明悟了一種道機,那麼再想領悟另外的道機,便會受到原本道機的排斥和干擾。
不過相對而言,萬法脈因為萬法一意功的原因,道機之間的排斥比起一般修士來說要小上不少,可即便如此,數量一多,難度卻還是令人髮指。
這也是近幾萬年來,萬法脈除去一個姚無敵,便再無第二個能夠踏入化神的真正原因。
不過實際上,姚無敵的辦法其實也算是取巧。
這也是王魃如今才看明白的一點。
因為姚無敵實際上並沒有一個個去領悟,而是嘗試著將陰陽五行風雷等等,全都放置在萬法一意功之下,他只領悟一種能夠駕馭這些本質的道機,直接形成了簡化版的‘萬法道域’。
這也正是姚無敵之前所推崇的‘萬法皆我,萬法無我’的道路。
不拘泥於所謂的本質,一切都為我所用。
也十分符合他大刀闊斧、不拘一格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