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星辰圖之中蘊含萬千之道,可謂是小倉界內罕見至極的悟道至寶。
王魃心神沉入星辰圖的這一刻。
‘目’之所及,無數星辰閃爍。
彷彿沉浸在星海之中。
每一顆星辰的閃爍,都似乎在向他闡述著某種天地大道。
五行、陰陽、風、雷……
小倉界有的,在這界海之中,也幾乎同樣存在,卻更為完善,且不以小倉界之規則為侷限。
只是王魃卻在這一刻,強行將自己的注意力從這些星辰之上挪開。
不斷地搜尋著四周,神魂力量極速消耗!
最終,他終於在這片星辰的深處,看到了一顆光芒晦暗,卻又似乎隱隱瀰漫四周的獨特星斗。
在看到這星斗的一瞬間。
王魃腦海之中轟然一震!
這段時間惡補的所有關於卜算之道的諸多法門,與小六壬通妙指法,接連碰撞在了一起。
又與他過往修行的諸多經驗相雜糅!
就在這碰撞的一瞬間。
他彷彿倘佯於小倉界內,歷代前輩們嘔心瀝血構建的術數之海。
隨手一掬,便是前人耗盡一生的成果和心得體會。
“原來,是這樣……”
王魃的心頭升起了一絲明悟。
“一方天地,從誕生之初,便已經註定了結局,所以若是沒有來自界外的干擾,那麼卜道修行者便可借卜算之法,於天地之中擷取資訊碎片,反推前後,即便不曾親眼所見,也能做到前知過往,後知來者……”
“《小六壬通妙指法》便是借通靈之物,強行窺探本不該窺得的天機之法門,便即‘窺一斑而知全貌’,是以所觀越多,於自身便越是一種負擔,自然便有諸多弊端。”
“而能窺探多少,也全憑自身與天地契合之程度,也就是所謂的‘靈光一閃’,或是修士的‘心血來潮’。”
王魃的思緒越發清晰起來:
“‘心血來潮’本便是境界高深者所有,這未嘗不是因對天地理解較深,而或主動,或被動地短暫進入到與天地契合的狀態中。”
“是以遠古之時,即便許多大修士不曾修行卜筮之法,也能輕易察覺到與自身相關的事情,提前防範。”
“而宗內流傳的這些卜筮之法,則是走得另一條道路。”
“既然前因早定,結局也已註定,那麼只需要知道小倉界的當下之狀態,便能往前歸咎,往後推演一切未來之變化。”
“若是無有界外干擾,那麼此法可算得上是精全而微,雖然難度極高,但造詣高深者,卻真正鐵口直斷,不差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