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大鼠疫> 第六百五十九章 新的規則(大結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五十九章 新的規則(大結局) (2 / 2)

在崇禎面前的小書案上,擺滿了兩個厚厚一摞的奏摺,分為左右兩側。

此刻,整個廣場上一片寂靜,似乎是感受到了氣氛的凝重與肅穆,就連清風也變小了許多,所有的目光都匯聚在了崇禎的身上,而他卻擺弄了一下面前兩側的奏摺,動作是那麼的隨意,顯得是那麼的漫不經心,隨後才抬頭看向文武百官,這才緩緩開口。

“古往今來,歷朝歷代,雖然絕大多數的情況都是立嫡立長,以此為確立儲君的依據,然而,這卻不是唯一的一條,其中還不乏立子以賢和立儲以愛這兩條。”

剎那間,就好像空氣全都被抽離了一般,氣氛瞬間變得凝滯了起來,尤其是以周奎為首的官員,呼吸更是變得微微急促了起來,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實在是,崇禎的這一番話猶如石破天驚,傾向太明顯了。

然而,即便如此,文武百官各懷心思之下,卻沒有一個人膽敢打斷崇禎的講話,進行反駁。

“在最近一段時間,面對立儲的風波越來越大,呼聲越來越高,朕忍不住地翻閱了一些古籍,深入瞭解這三條的立儲歷史由來,有關他們的所有記載。”

“相對而言,三條立儲的標準之中,朕最為推崇第二條,立子以賢,從諸多皇子中,擇選德才兼備者,入主東宮,擔任大明的儲君。”

“當然,立儲君,國之大事也,不可操之過急,亦不可以不察,不可能以個人的喜好去評定皇子的好壞,是否有資格問鼎東宮太子職位,而是要交由事實去評判。”

......

漸漸地,崇禎的態度越來越清晰,關於立儲的基本準則,越來越明顯,隨著講話的深入,文武百官不禁聽得痴了,聽得入迷了,深陷其中而無法自拔。

這絕對是一種全新的立儲準則,突破了先賢的思想,打破了既有的規則體系,廢除立嫡立長的基本原則,以德才為立儲標準的同時,又將皇儲之爭,化不利為有利。

首先,在十五歲之前,皇子接受文武教育之後,就是到軍中匿名服兵役,進行磨鍊,累積軍功,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再到地方為官一任,做出成績,一路升遷,唯有達到知省、巡撫或總督等這樣的二品大員,才具有問鼎儲君之位的資格。

也就是說,在軍中磨鍊一個儲君的堅毅心性,那種吃苦耐勞的精神,既能享得起榮華富貴,也能吃得下苦,過苦日子,能夠體會到軍人的不易。

至於為官一方,從最底層的縣官做起,直至升為封疆大吏,那就更簡單了,這是在鍛鍊他們的施政能力,瞭解民間的疾苦,知曉百姓的心聲。

確切的來講,就是一步一步地培養那些皇子的實際處理政務能力,而非是紙上談兵,空談一些政策,缺乏對天下實際情況的瞭解。

說白一點的話,如此培養出的太子候選人,更加的務實!

而且,相比於這兩點,百官更為佩服之處,崇禎改良之後的新的立儲原則,將皇子之間的勾心鬥角,轉移到其他方面,將他們的聰明才智用於造福百姓的事情上。

如此一來,對於儲位之爭,少了幾分陰暗,多了一些光明正大!

隨著立儲準則的變化,整個大明的吏制體系,也在推動著新一輪的改革,效仿後世的一些制度,再根據現實的情況,進行一定的調整,使得官員處於一種雙軌制的監督,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