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羲的話語說得很中肯,句句都說到了點子上面,崇禎也明白這些,更無法反駁什麼了。
同時,他的心裡也知道,先不說當今的文化普及率很低,能夠讀書識字的人少之又少,單單是報紙的有償性,都使得老百姓望而卻步,不可能養成看報紙的習慣。
這一刻,崇禎也意識到,自己將事情想得過於簡單了,遠不是大明日報的連續報道,可以引導天下的輿論,就能夠解決問題得了的。
與以前的情況不同,行政區的劃分,更加的偏向於中性,不能立馬引起老百姓的共鳴,並不是直接關乎到他們的直接利益,就算是有,短期之內,也是負面的。
何況,還是在諸多的後續政策沒有鋪展開來,新的吏制制度等同於擱置下來的這種情況。
最為關鍵的是,以前的事情,之所以能夠引導社會的輿論,之所以可以給特定物件帶來巨大的輿論壓力,一來,是社會長期存在的弊病,長久的不公平,老百姓的深惡痛絕,再經過可以引導,自然可以掀起軒然大波,製造巨大的輿論聲浪。
二來嘛,那些事情都是短期報道,製造短期輿論就成,而現在的這種情況完全不同,需要長期的疏導。
一時間,場面變得有一些僵硬了起來,兩人誰也沒有再言語,相繼保持了緘默。
“皇上,末將倒是有一個想法,就是不知道對不對?能不能解決問題?”
就在這個時候,崇禎和黃宗羲都感覺束手無策之時,冷曉磊忽然開口了,打破了這種寂靜,看到兩人投過來的目光,尤其是崇禎那帶著笑意的鼓勵眼神,雖然言語,意思卻已經非常明顯了。
在這種注視之下,被人直勾勾地盯著,冷曉磊反而有一些緊張了,更是暗暗嚥了一下口水,略微輕咳了一下,這才帶著輕微的顫音,緩緩開口了。
“皇上,關於這件事情,會不會將官員的薪俸全都轉嫁到老百姓的身上,本就他們的主觀臆測,一種心理的自我暗示,若無事實根據,沒有親身經歷,若是自己想不通,外人根本就無法開解。”
“更何況,莫說皇上沒有這個意思,就算是有,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畢竟,衙門的存在,本就方便了百姓的伸冤,告狀打官司,維持了天下的穩定和秩序,等等,老百姓本就該繳納賦稅。否則的話,朝廷又如何運轉?他們又如何安享太平,好好的過日子?”
聽到這裡,崇禎微微蹙眉,卻未多說什麼,黃宗羲雖然沒有神情的波動,但心裡卻有一些疑惑,這麼淺顯的道理,誰人不知?這可不是解決之策,也不是皇上想要的答案,難道冷曉磊自持受寵,就昏了頭,自以為是了不成?
就在兩人心存置疑之時,冷曉磊的語氣一變,隨之轉移了話題。
“皇上,末將記得,將天下劃分為二十個行省之後,將會在其中的一個行省推行吏制改革,實行新的吏制制度,新的吏制制度,老百姓將會擁有更多的權力,很難再受到貪官汙吏的欺壓,就算受到了欺壓,亦或是被冤枉了,將會擁有更多的上告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