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邊境的軍屯田制,雖然減輕了朝廷的財政負擔,以邊民養邊軍,但與此同時,卻也給邊境的百姓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壓得都快喘不過氣來。”
“如今之時,雖然大明土地兼併的問題,得到了極大地緩解,那些軍戶又分得到了屬於自己的田地,但是,由於邊境氣候的惡略,土壤的條件實在太差,尤其是西北之地,那裡的百姓只能堪堪自給自足,勉強果腹而已。”
......
崇禎那滿含笑容的俊朗外表,神情越來越鄭重了起來,眉梢更是輕輕上揚,流露出一抹淡淡的深意,極為認真地傾聽著周道登的話語。
其他內閣成員也是心中一動,相繼反應了過來,已然明白了周道登的意思,說出這番話的意圖所在,究竟想幹什麼?
因此,猜到了周道登用意的其他內閣成員,再次流露出淡淡的莫名欽佩之色。又忍不住地轉而看向了崇禎,打量著這位年輕君主的反應。
畢竟,以崇禎那愛財如命的性格,如果真得答應周道登的請求,也就意味著,朝廷每年的財政支出,最少增加近百萬,恐怕很難會答應。
誠如太祖皇帝所驕傲的那般,放在平時,在沒有戰事的情況之下,大明只是花費了很少的錢糧,就養活了近百萬的軍隊,而之所以能夠做到,就是依賴於軍屯田制的存在。
若是廢除軍屯制,由朝廷配發邊軍的日常糧餉,一增一減之間,朝廷的財政負擔就驟然增加了兩百萬兩白銀,這還是最保守的估計,實際的支出還要更多。
因此,若是崇禎真得答應的話,就不得不頂著巨大的財政壓力,所以,儘管滿懷期待,希望周道登能夠成功,但並不代表眾人會看好這件事情。
尤其還是在這麼一個檔口,朝廷準備重新劃分行政區,推行新的吏制制度,到時候,勢必會增加許多的職缺,在編的官吏也是急劇暴增。
因此,隨著這一系列的吏制改革,在官吏的薪俸方面,朝廷的財政支出也會隨之暴漲,達到一個空前的數字,畢竟,皇上將官員與將領的薪俸翻倍了,不像以前那麼低。
漸漸地,隨著周道登的意思越來越明顯,大殿裡的氣氛變得有一些異樣了起來,幾乎是全部的目光,都匯聚到了崇禎的身上,等待他的表態。
實在是,聯想到目前的情況,朝廷現在處處都在用錢,開銷越來越大,再加上崇禎的秉性,從內心深處,眾人並不看好周道登,皇上會答應他的請求。
“嗯~周閣老,朕明白你的意思了。”
崇禎忽然打斷了周道登的話語,更是伸出右手,在空中比劃了一下,做出了一個停止的手勢,以示強調,收回手的同時,看到對方也停了下來,略微沉吟了一下,片刻之後,這才悠悠的說道:“好,周閣老,朕答應你的請求,廢除軍屯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