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大鼠疫> 第六百零六章 大難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零六章 大難題 (2 / 2)

雖然人人寫得一手好字,都能寫出一篇錦繡文章來,但是,沒一個人能夠保證,有那個底氣,可以寫出雅俗共賞的文章來。這個“雅俗共賞”的俗,不僅僅是指那些學識淺薄的讀書人,還包括種莊稼的識字百姓。

顯然,崇禎給他們出了一個大難題,天大的難題!

這個時候,禮部尚書劉鴻訓站了出來,開口說道:“皇上,即便是朝廷和官府頒發的告示再如何的簡單,通俗易懂,像莊稼把式這些只是認得為數不多的字的百姓,也很難完全讀懂告示的內容。”

“畢竟,除了之、乎、者、也等斷句的語氣詞以外,那些莊稼把式能夠勉強分得清,像其他沒有這些語氣詞的句子,他們根本就看不懂,必須有讀書人在一旁解讀。”

“要寫出這樣的告示,只要是一個識字之人,就能看得懂,這也太難難了,也是千百年來困擾讀書人的一大難題。否則的話,在私塾之中,認識書中的字,也不會讓夫子一句一句的教了。”

......

整個過程中,崇禎都是認真地傾聽著,沒有任何的反駁,也不會去辯駁,因為他知道,在古代的時候,是沒有任何的標點符號的。

因此,雖然有文字,有書籍,要想看懂一本書,要想斷句,判斷到哪裡是一段話,都需要老師的口述,念一遍,解釋一遍,方能讀的通,讀得懂。

否則的話,若是隨便拿一本書,給那些讀書人看,他們得花費大量的時間,先研究一番,弄懂一篇篇文章的斷句,然後才能去理解,不然,根本就可能立即閱讀。

當然,像朝廷的文書、人與人往來的信函等等,之所以能夠看懂,就是在於,書寫之時,在一句話的末尾,都會帶著語氣虛詞,比如之、乎、者、也、嗚、呼、哀、哉之類的詞語,從而替代標點符號的作用。

即便如此,有了這些語氣虛詞,讀起來也有一些費事。

對於那些只是識得一些個大字之人,讀起來就不能說費事那麼簡單了,而是吃力,甚至於根本就看不懂,而對那些經驗累月浸yin此道的讀書人而言,當然是輕鬆無比了。

漸漸地,文華殿的氣氛再次發生了變化,變得有一些異樣起來,以周道登為首的官員,神色都是凝重不已,很是複雜,一副心事重重、很難做的樣子。

然而,崇禎的神情卻是輕鬆無比,是難麼的坦然,一副風輕雲淡的樣子,似乎並不覺得這是什麼難題,事實也是如此。

眼前的這些名儒大家,學識淵博之人,他們雖然不知道標點符號的存在,也不懂得如何運用,有著後世靈魂印記的崇禎,卻是懂得這些,可謂是門兒清!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