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最想要的誠意,十名商人心裡為之大定,頓時再次興奮了起來,胸中洶湧著滿是澎湃之意,更是紅光滿面,情緒莫名的看著崇禎,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
或許,這就是幸福來得太突然,讓他們有一些手足無措了起來,沒曾想到,皇上居然是當甩手大掌櫃,生意的一切事宜,都交給了他們打理。
至於賬房先生的事情,那就再正常不過了,如果崇禎沒有這一首的話,他們反而不安心了。
畢竟,不管是什麼生意,終極的目的就是為了掙錢!
十名商人之中,大部分都是南方人,終於有人按耐不住了,迫切地問道:“皇上,草民有一事不解,既然火車如此方便,那為何不將鐵軌修到應天府呢?這樣的話,更能體現火車的價值啊,也能有更多的盈利。”
“呵呵....”
然而,崇禎的回應卻是淡淡一笑,進而不答反問道:“你又有沒有想過,京師與大名府的距離不過幾十里,這麼一段路程,至少就需要五六十萬兩銀子的開支,而京師到應天府的距離,何止上千裡?”
“而且,這中間還橫跨著黃河與長江這等天塹,所需要的工藝將會更加的複雜,自然而然地,相應的造價也就只會更高,總得加在一起,若是沒有個一億兩白銀,也就是一萬萬兩銀子,恐怕根本就修建不成相應的鐵軌。”
顯然,不管問話的那名商人,還是餘下的九人,都被火車這個新玩意兒衝昏了頭腦,一時忽略了這一點,當崇禎說出一億兩這個數字之時,不啻於遭到當頭棒喝,被潑了一盆冷水。
一億兩,這是多麼驚人的數字,又是一個聳人聽聞的數字。
崇禎雖未言明,再解釋什麼,連同一直都在旁聽的那些人在內,十名商人也都聽明白了,為何鐵軌只修那麼一小段,實在是造價太高,就算朝廷傾盡國庫存銀,再加上他們這十個人的全部家產,恐怕也不可能辦到。
何況,朝廷也不可能傾盡國力辦這件事情?
同時,十人也明白,修建鐵軌,將火車變為百姓的日常遠行交通工具,這是一個浩大而宏偉的工程,利國利民,絕非是他們所能吃得下的。
同樣的道理,朝廷與皇室不可能傾盡財力,投入火車這個生意之中,而他們一樣也不可能,將全部的身家堵在這一門生意上,雖然蘊含著巨大的商機,但依舊是他們所陌生的領域,風險也很高。
漸漸地,隨著頭腦清醒過來,越來越冷靜,迴歸理性的同時,十名商人又有了新的計較,雖然火車蘊含著巨大的商機,絕對能夠賺取暴利,但誰也沒有這方面的經驗。
蘊含商機的生意,不一定就能賺取利潤,經商多年的他們,還是知道一點,這其中還牽涉到京營與管理,是否合理,都關乎到生意的成敗?
畢竟,再好的生意,如果經營不當的話,管理不當的話,莫說是盈利,恐怕保本都很難,甚至於還會賠錢,連累到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