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
伴隨著崇禎的三聲輕咳,周道登等人頓時從失神中清醒了過來,這才意識到,屋子裡有一些冷場,只有崇禎一個人在那緩緩講述,委實有一些不太合適,周道登最先開口了。
“啟稟皇上,大明最初的巡撫之名,乃是在洪武二十四年,由當時的懿文太子(朱標)巡撫陝西,亦是臨時差事,直至後來,巡撫之職,漸成常態化,分巡各道,也就產生了巡撫制度。”
“初設巡撫之時,相應的官員,只是負責督理稅糧,總理河道,撫治流民,整飭邊關,直至後來,天下的局勢多變,日趨緊張,巡撫的職權,也就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偏重軍事。”
“按照朝廷的慣例,凡是擔任巡撫之職,多是進士出身。起初,關內之地的巡撫,是由吏部會同戶部推薦;而邊地的巡撫,則是由吏部會同兵部推薦。”
不得不說,周道登很會做人,也越來越會為官,並未吃獨食,適時地停了下來,也留給其他人表現的機會,而來道宗緊隨其後,連忙接過了話題。
“皇上,根據朝廷的史料記載,到了嘉靖十四年的時候,開始不再分關內和邊地,巡撫都是由九卿廷推。有時候,由於事情緊急的原因,也有總督兼巡撫者,合成‘督撫’。”
這個時候,隨著來道宗頓了頓,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的劉鴻訓,緊接著也開口了。
“明面之上,雖未有明文規定,巡撫乃是地方的最高官職的軍事與政務官員,但由於他的特殊性,因出撫地方,節制三司,實際上,已經掌握了地方的軍政大權。”
在這一刻,四人明顯達成了某種共識,配合的很是默契,讓每一個人都有表現的機會,不至於讓某個人的處境過於尷尬,頗有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意思。
因此,也就輪到了楊景辰發言。
“不過,皇上,事無絕對,巡撫雖然可以節制三司,但由於四者平級的關係,在名義之上,在法理之上,三司依舊是道(省)級衙門,對巡撫保持著相對的獨立性。如若巡撫有違法行為,三司主政官必須向朝廷參奏。”
整個過程中,崇禎不僅保持著足夠的耐心,聽得更是很認真,不時地輕輕點頭,以示回應,臉上也漸漸流露出讚許的笑容,越來越滿意他們的表現。
崇禎明白,周道登等人這一番的言詞,就是在向自己表達一個訊號,巡撫雖然是事實上的地方最高長官,軍政大權一把抓,卻非是一家獨大,有著相應的牽制。
別得不說,僅就官職而言,三司的最高長官和總兵,雖然是聽命於巡撫,但他們乃是平級,並不是絕對的統屬關係,前者有著直接彈劾巡撫的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