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而言之,中國古代的“馳道”,就是最為原始的火車,只是後世將動力由馬匹換為了蒸汽機,才會有現今社會的火車。
畢竟,這種說法不是沒有一定的根據,在明朝末年的時候,中西方交流處於一個相對鼎盛的階段,那些到達中國的洋人傳教士,不僅將西方的諸多著作翻譯為中文,帶到大明朝,也很有可能將中國的一些名藉古典帶到歐洲。
所以,作為最早出現火車的國家英國,同時,也是在地理大發現時期大肆進行海外殖民的眾多西歐國家之一,英國人能夠接觸到關於“馳道”的相關資訊,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思緒百轉千回之間,這個時候,隨著王微接下來的一翻話,崇禎不僅瞬間清醒了過來,更是心中一動,眸子裡的光芒亮晶晶的。
“如果這個蒸汽機能夠與這個箱子連在一起,而非是放在軌道的一端牽引,這個設計就完美了,就不只是僅僅應用於開採礦藏、清理河道淤泥等這樣的短距離運輸,可以進行大面積的推廣和應用。”
別人或許不知道王微說得什麼,又意味著什麼,但崇禎卻明白他的意思,這正是蒸汽火車的早期構思,蒸汽機作為車廂的車頭,牽引著車廂在軌道上行使。
崇禎輕輕點頭,淡淡一笑,並未有任何的言語回應,而是轉而說道:“王微,相比於這個,朕對你的木質腳踏車更感興趣,就是過於笨重,顛得太厲害,如果能夠予以改進的話,也是一個不錯的發明喔~!”
“呵呵...讓皇上見笑了!”
王微傻傻一笑,客氣了一句,進而又補充道:“那個木質的腳踏車,不過是微臣一時的心血來潮,瞎搗鼓出來的,上不了檯面的。”
儘管這樣說,但王微的神情舉止之間,對於發明出腳踏車,還是有幾分自鳴得意之色,並不像表面上那麼的謙虛。
很顯然,自從陝西的那一番談話之後,詳細講述天主教的背景,徐光啟就好像霜打的妻妾,猶如受了氣的小媳婦兒,面對崇禎之時,格外的謹小慎微,少了幾分重新啟用時的意氣風發,至今還是心有餘悸,不敢大聲說話,總是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
這個時候,崇禎剛想要說些什麼,回應王微之言,錦衣衛指揮使洛養性卻走了進來,來到近前,在崇禎的旁邊,附耳小聲說了些什麼,王微與徐光啟很是識趣地走開了,在不遠處等待著。
漸漸地,崇禎的神色鄭重了起來,然而,眉宇間卻有幾分喜意,等到洛養性說完之後,轉而看向遠處的徐光啟,向其招了招手,示意其過來。
儘管走開了,自始至終,徐光啟一直都在留意著這邊,看到崇禎的動作,立馬心領神會,快步走了過來,始終都保持著一副極其恭敬的姿態。
“徐愛卿,這裡就交給你了,關於蒸汽機的事情,將其完善和改善,就是你們皇家科學院的第一要務,而蒸汽機的所有資料,朕都放在了蒸汽機的旁邊,一定要好好保管。”
“是,皇上,微臣遵旨!”
這個時候,崇禎剛要轉身,就欲離去,似乎想到了什麼,神色變得凝重無比,近乎於命令的囑咐道:“哎,對了,徐愛卿,一定要切記,並且通知皇家科學院的所有人,關於蒸汽機的所有訊息,一定要保密,乃是朝廷最大機密,如若是洩露出去,朕不僅要追究洩露訊息之人的追責,還有你這個皇家科學院的負責人。”
“是,皇上,微臣明白~”
回應之時,徐光啟確確實實意識到蒸汽機的重要性,尤其是崇禎關於其用途的後面的講述,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進而又補充道:“關於蒸汽機的研究、改善的事情,僅限於皇家科學院的一部人之間,不是參與之人,絕不會讓他們瞭解到蒸汽機的具體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