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眾人還明白一個道理,在“兩虎相鬥”的這個期間,後金可以收復人心,加強與那些蒙古部族的關係,彌補濱臨崩潰的聯盟。
唯有將後金與蒙古族的利益綁在一起,後金方能立於不敗之地,才能捲土重來,殺回遼東,再與大明叫板。
而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從目前不利的處境中脫身而出,置身事外,坐山觀虎鬥的同時,穩定自己的聯盟,壯大自己,積蓄實力。
然而,即便深知這個道理,皇太極也僅僅是露出深思之色,並未有立即給予回應,只是淡淡地說道:“嗯...事關重大,絕非是本汗一人所能夠決斷,需要經過其他三大貝勒和議政大臣商議一下,方能作出裁決。”
沒有人懷疑皇太極這是推脫責任,與其他人分攤風險,自太祖之時,就建立了議政五大臣以及理事十大臣共理政刑的制度,後來演變為八固山八個旗主主議國政,也就有了如今的議政大臣與八貝勒共議的機制。
後金的爵位之中,除了大汗之外,以貝勒最為尊貴,八旗旗主都是貝勒爵位。
所以,在聽到皇太極這樣的回答之時,莽古爾泰與阿敏都是會心一笑,露出滿意之色,很滿意對方的識趣表現。
如今這個時候,八旗的旗主,分別就是他們這四大貝勒,即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
儘管皇太極更進一步,當上了後金的大汗,但也是與三大貝勒“按月分值”政務的格局,四人俱南面坐,共理朝政。
所以,對於皇太極的突然上位,成為後金的大汗,莽古爾泰與阿敏雖然頗有微詞,有著相當的牴觸情緒,但是,有了這個誘人的條件,心裡也就平衡了許多。
畢竟,汗位只有一個,只能有一個人坐上去,皇太極的這種做法,猶如將權力一分為四,唯一不同的是,其他三人沒有大汗的稱謂而已。
皆大歡喜,不外如此。
然而,莽古爾泰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看似有著極大的好處,天上有著巨大的餡餅正在掉落,而在腳步的前方,也有著一個看不見的陷阱。
一旦掉入陷阱之中,輕則摔得一身傷,傷筋動骨,重則,將會有著性命之憂,畢竟,陷阱裡很有可能還有倒刺。
若是細細觀察的話,不難發現,皇太極看似平靜的神色之下,卻是眸光幽幽,閃爍不定,眼裡瀰漫著淡淡的幽幽之光,目光不易察覺地掃視了莽古爾泰等人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