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皇上~!”
答應一聲,張彝憲連忙對著身旁的數名太監使眼色,一同走下了高臺,人人的手裡都捧著一個類似於托盤的木板,接過官員手裡的奏摺。
在這個過程中,對於百官的早做準備,覬覦從兩王府邸查抄而來的錢財,一副想要分一杯羹的架勢,崇禎的神情沒有一點的不自然,沒有流露出哪怕是一絲的不滿,反而始終保持著一副和煦的笑容,如此拿捏的姿態,就像成了精的老妖怪,格外的有城府,恰到好處。
“各位臣工,大家也知道,如今之時,朝廷乃是多事之秋,東北有建奴虎視眈眈,覬覦中原:北有蒙古的林丹汗,也流傳到漠南一帶,圖謀察哈爾右翼的勢力範圍;西北有連年的旱災,需要大批的錢糧賑災;西南有奢安二人野心不死,妄想割據稱雄一番,東南也不太平,那些洋人心懷叵測。”
“而且,根據朝廷的密探上報,白蓮教這等邪教,也有死灰復燃之勢,漸漸抬頭,妖言惑眾,再次開始蠱惑民心起來。”
“還有陝西的大旱,頗有蔓延之勢,就像剛剛戶部尚書崔景榮所報,河南與山西也出現了乾旱的徵兆,恐怕來年的情況將會繼續惡化,更加的嚴峻起來。”
......
崇禎的聲音很輕,已經收起了笑容,講話的過程中,神情很是平靜,不急不躁,使得他的話語有一種欲揚頓挫之感,讓人情不自禁地也跟著平靜下來,凝神傾聽著。
此刻,百官雖然是一副恭敬的模樣,但心裡的震動很大,可以說是翻起了驚天駭浪,皇上說得這些事情儘管不是什麼秘密,要想知道,只需稍微打聽一下,就能夠洞悉。
然而,令百官震動的不是天下形勢的嚴峻,越來越不好,而是在於,皇上對於朝政極為熟悉程度,對於朝廷面臨的諸多問題,有著清醒的認識。
否則,也不會如數家珍的這般講出,語氣還是那麼輕鬆自如,尚有餘地,一個剛剛繼位不久的新皇上,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僅僅不過是一年,幾乎很難做到這一步。
可是,事實擺在眼前,皇上就那麼做到了。
而且,最為關鍵的是,從登基皇位開始,到今年的三四月份,皇上處理朝政還很晚,但自此以後,卻從未有過像之前那般勤政與節儉。
如此一來,在這麼短的時間裡,皇上是如何做到洞悉天下之事的呢?
畢竟,別看說得輕鬆,洋洋灑灑不過數百字,但它的資訊量卻極大,絕非一朝一夕所能掌握和了解的,必須有一個吸收的過程,才能有自己的見解和處理辦法,將其整理、簡化,簡單的表達出來。
何況,皇上又不是一直都在京城?也不是一直都只是處理奏摺,不幹其他事情?
如此一來,時間將會更短!
這樣的話,那麼問題就來了,在這麼短的時間裡,皇上是如何做到的,一下子吸收掉那麼多的資訊?
就在不少的官員沉還浸在這個疑問之時,容不得他們繼續深想,崇禎的話題再次一轉,接下來的內容,再次讓他們心神一震,心裡為之一驚,臉上隨之也浮現出了驚容,一副難以相信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