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盧象升,就不說了,現在這個時候,天氣剛剛好,不是很熱,正適合趕路,朕也該啟程出發了,返回京城。”
說話之間,崇禎看了看窗外,那光線不再那麼強烈,似乎想到了什麼,轉而又說道:“對了,關於土地的一些處理辦法,如何將其最大化的利用起來,朕隨後會讓人給你一份資料,你可以參考一下。”
“是,皇上。”
盧象升沒有要留客的意思,因為他知道,距離上一次見皇上,兩次相隔了兩個多月,這麼長的時間裡,京城缺少皇上的主持,一定會有很多的事情亟待處理。
否則,皇上也不會那麼著急地趕路,個個都是風塵僕僕的模樣!
相比於身體上的疲乏,崇禎此時的精神,卻是格外的興奮與愉悅,因為,他這次返回京城,身後可是帶著近千萬兩銀子,也就是說,朝廷的財政將會得到大大的緩解,短時間之內,他不用再為錢而發愁。
看著崇禎離去的身影,盧象升有一些發呆,興奮莫名之中,又有一些如墜雲霧之感,感覺是那麼的真實,一直以來,困擾他的難題,北直隸的兩大頑疾,土地兼併嚴重和拖欠的軍餉,就這麼解決了。
隻言片語間,指點江山,眼前的這位皇帝真得只有十七歲嗎?
處理問題,不可謂不老練,完美的讓人咋舌,讓人覺得這位年輕皇帝就像一個妖孽,如此難纏的問題,風輕雲淡之中,皇上就那麼輕鬆自如的解決了,而且,顯得還是那麼的尚有餘力。
最為關鍵的是,這位年輕的皇上登基即位,堪堪也就是隻有一年,對於朝廷存在的諸多問題,有著這樣深刻的認識,並有著相應的處理辦法和策略,處理起來,很是得心應手,讓人不得不佩服。
最為難能可貴的是,皇上的見解很是獨到,看問題很是精準,能夠抓住事情的主次,能夠抓住問題的關鍵之處。
作為大名府的知府,距離京師很近,京城裡有什麼風吹草動,或者是什麼大的變動,他盧象升都能很快的得到第一手訊息,能夠及時的瞭解到官場上的動向。
從登基之初的隱忍,蓄積力量,一舉拿下魏忠賢朋黨,再到後來的一連串舉措,改革二十四衙門,免除三餉,使用各種手段賺銀子,等等。
種種跡象都表明,皇上的心裡很清楚,如今的百姓生活本就不易,不能再增加他們的負擔,不然的話,將會失去民心,引起天下的動盪,不穩定。
從皇上的種種賺錢方式不難發現,其中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絕不傷害百姓的利益,絕不幹那種殺雞取卵、逼迫百姓無法生活下去的事情。
腦海裡浮現著這些念頭,盧象升的那雙眸子愈發的漆黑深邃起來,毫無徵兆地輕輕點頭,嘴裡喃喃道:“大明中興有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