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大鼠疫> 第四十五章 帶頭作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五章 帶頭作用 (1 / 2)

秦軍雖然是一個新組建的軍隊,還談不生什麼作戰能力,但勝在純粹性,指揮起來更加得心應手,主帥能夠完全掌握,憑著武器裝備之利,鎮壓起義軍不成問題,只要有皇上的支援,更加無懼於那些士紳與權貴的威脅。

而且,新兵不可怕,戰鬥力不強也沒有問題,只要加強訓練,經歷過幾場戰爭,就會成為真正的精銳之師。

洪承疇想到了自己手下的這些軍隊,戰鬥力雖強,卻是雜牌軍,有著邊軍共有的通病,軍紀極差,將領貪汙的厲害,剋扣士兵的糧餉,如此就等於在軍中埋下了定時炸彈,就像一個火藥桶,說不定是什麼時候,將官就被暴起計程車兵給宰了。

都說邊境民風彪悍,婦女兒童都是天生的戰士,邊兵亦然,自然而然地,脾氣也更加的暴躁,很容易鬧事兒,最後釀成士兵大規模的譁變。

而糧餉的欠缺,就是引爆火藥桶的那一抹火星子。

洪承疇不敢深想,脊背已經出了一陣冷汗,一旦士兵譁變,倒黴的不僅僅是那些將官,還有自己這樣的主帥。

一念及此,想到這些暗藏的不穩定因素,洪承疇愈發堅定了自己的決定,軍隊改革與地方行政改革,勢在必行,不能再拖了。

隨著時間的一天天過去,北京城雖未有明顯的改變,卻也在演繹著潤物細無聲般的變化,只是不易察覺而已。不是局中之人,非眼光犀利者,沒有靈光的腦子,就感受不到這些細微的變化。

這些細微的變化就像一條條涓涓溪流,隨著時間的流逝,就能匯聚成一個湖泊,一條大河,直至翻起驚天的海浪。。

任何事情都是有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唯一不同的是,只是在於這個過程的長短而已,賈亦韜就非常認同這個觀點,並將其應用於自己的歷史研究之上。

因此,來到明末時期之後,賈亦韜不僅清楚地知道大明王朝的諸多利弊,憑著這一觀點,更是能以獨特的視角看問題,透過現象看本質。

有那麼一個觀點,有不少的歷史學家或學者認為,如果崇禎皇帝不殺魏忠賢,聽他哥天啟皇帝的臨別遺言,就不會出現之後的一連串的糟糕事件。

凡事種種,持有這些觀點之人的意思很簡單,那就是魏忠賢把持朝政之時,對於天下的掌控極大,天下的起義軍沒有多少,遼東的形勢也處於一片相對大好之中。

最為關鍵的是,大明王朝沒有缺錢的問題,至少缺錢缺的沒有那麼厲害,還是可以發出軍餉的,相應的就是軍隊穩定,少有譁變。

然而,對於這樣的看法,賈亦韜卻是嗤之以鼻,根本就聽不下去,也不想聽,任何問題都有一個積累漸變的過程中,崇禎時期之所以出現諸多問題,非常的不穩定,只不過是朱由檢倒黴而已,當他繼位之後,所有的問題都已經濱臨爆發點,隨著小冰河時期的到來,一下子全部爆發,變得一發而不可收拾,僅此而已。

此刻,賈亦韜就坐在乾清宮之中,對面分別站著戶部尚書王永光以及工部尚書李長庚,王永光侃侃而談,一副敢於直諫的樣子。

“啟稟皇上,以老臣之見,要想解決朝廷目前的財政窘境,想要將江南的稅賦收上來,推行改革,重新使用張居正的《一鞭法》,只能是治標不治本,無法讓天下的鄉紳商賈信服。唯有皇家身體力行,帶頭繳納賦稅,凡是皇家的店面生意,都按照律法繳納賦稅,才能讓天下人信服,讓那些商賈無話可說......”

虎口奪食,不外如此。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