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後,孫傳庭長吁了一口氣,緊繃的身體略微放鬆了一下,再次緊繃了起來,微微弓著身子,這才徐徐說道:“如今的陝西,連年大旱,而今年的旱情尤為嚴重。因此,如今的陝西,擺在面前的最緊要之事有兩件,一賑災,二是軍餉,前者可安民心,後者安撫軍心,如此才能穩住陝西的局面,不至於再出現大的暴亂,才能全力抗災。”
“如何賑災?又何為軍餉?”賈亦韜立馬來了興致,有一些被孫傳庭的觀點吸引了,那就是穩住陝西的局面,忍不住地適時問了兩句。
“啟稟皇上,所謂賑災,就是賑濟百姓,使得百姓能夠暫渡難關,不至於顛沛流離,能夠勉強生活下去,如此一來,那些民亂就失去了滋生的土壤。”
“軍餉,就是陝西的軍隊欠餉極為嚴重,短則兩三個月,長達數年,士兵們都沒怎麼見過軍餉,每個月的糧餉也無法供應充足,時常會餓肚子,唯有補發一定的軍餉,方能穩定軍心,不至於再出現軍隊譁變的事情。”
“而且,陝西的土地兼併極為嚴重,軍隊屯墾的田地更是大量的流逝,微臣到任之後,就會整治地方的豪強,收回朝廷的官地,發還屬於百姓的私田,如此一來,軍隊的糧食可以有所緩解,部分百姓的衣食也能有所保障。”
......
賈亦韜聽得頻頻點頭,非常滿意,在那一瞬間,不禁有一絲明悟,似有所感,歷史上的那個孫傳庭難怪那麼的悲涼?同樣的行徑,整治地方的屯田,早已將那些始作俑者,兼併土地之人,也就是京城的那些權貴得罪了個乾乾淨淨。
當崇禎皇帝對他心生不滿之時,那些權貴當然會火上澆油,想要置其於死地!
不管是當地的大家族,還是地方的豪紳,兼併土地之時,或大或小,在他們的身後都有一個大人物,在京城當官。
腦海裡閃過這些念頭之後,賈亦韜直視著孫傳庭,等到對方講完之後,朗聲說道:“好,孫傳庭,就由人補上陝西巡撫這個空缺,朕會給你一百萬兩銀子赴任,隨後還會從各地調撥糧食,用於賑災。”
“謝主隆恩!”
孫傳庭沒有多說什麼,心裡已然知道,如今的那個陝西巡撫肯定倒大黴了,而賈亦韜的聲音再次響起。
“不過,孫傳庭,在離京之前,關於賑災之事,朕要給你個建議。”
“請皇上示下!”孫傳庭連忙躬身行禮,表現的極為恭敬。
“賑災,切莫一味地發放糧食,而是有針對性的、富有建設性的賑災,除了老人和小孩以外,其他人要想獲得朝廷的救濟,就必須出勞力,而勞力就是挖通河渠,亦或是挖井,總之就是向災旱的地方引流,如此才能解決根本問題,緩解旱情,讓老百姓能夠自救。”
聞聽此言,孫傳庭頓時眼前一亮,面露興奮之色,似乎想到了什麼,化為難色,有一些吞吐的轉而說道:“可是,皇上,微臣不懂得河流引流的工程啊?”
“呵呵...放心吧,朕會給你派一個得力助手,擔任山西布政使一職,擅長工程一道。”
賈亦韜淡淡一笑,說出這番話之時,腦海裡不禁浮現出了一個人的名字,徐光啟,明末時期有名的科學家,精通數學、天文、曆法和水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