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大人,現在城中還有五營主力,要把哪幾營撤回琅州?”
遊峰應該早就思考過這個問題,毫不猶豫的說道:
“華字營在濟蘭河谷一戰損失慘重,死傷過半,急需要休整。
還有鳳字營,這一個月的守城戰打得最難、最辛苦,已經人困馬乏。
就這兩營先回吧,退往琅州休整。
其餘三營繼續駐紮崇北關,左右屯城的駐軍也不動,三城保持戒備,防止燕人殺個回馬槍。”
“諾!”
幾名主將齊聲應喝。
顧思年一臉懵,冷不丁的要撤回琅州,他都有些回不過神來。
遊峰在親兵的攙扶下站了起來,有些疲憊的說道:
“都散了吧。
我知道,這一戰大家心裡憋屈,都希望你們記住,勝敗乃兵家常事,絕不能一蹶不振!
我琅州衛依舊是邊境的屏障,要替身後的百姓看住門戶!
都好好整軍備戰!下次,我們定要一雪前恥!”
“諾!”
眾人齊喝道:
“謹遵大人軍令!”
……
“渾蛋!輸了一場仗就議和,議和,那幫怯弱的文官,整天就知道議和!”
“泱泱大國,巍巍大涼,竟然淪落到給燕人宵小賠款求和的地步。
丟人!丟人啊!”
“這些傢伙,不思進取,整天只知貪圖享樂!
每次燕兵進犯,稍微受些挫折就求和,分明只想著保住自己的腦袋和官位!”
軍營裡,褚北瞻拍著桌子破口大罵,一向沉穩的他第一次發這麼大的火。
他入軍的幾年間,這樣的情況發生了好幾次,甚至以前還沒有入軍的時候也是這樣。
在他看來,求和就是認輸,無法接受!
“行了,少說兩句。”
顧思年拉著他坐回椅子:
“我跟你說,這些話你在我邊上嘮叨幾句就算了。
出了這扇門,一個字也別講!被有心人聽到會掉腦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