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率宮中發生的種種,猴子一概不知。
而眼前發生的一切,也早已不容他再分心。
風鈴被太上老君座下童子接走的訊息很快傳到了瑤池與凌霄寶殿。
對此,早從太陰星君口中獲知風鈴種種的王母娘娘在周司苑與張校園繪聲繪色的解說下不由得有些忐忑了,玉帝的態度卻是截然相反。
風鈴是太上舉薦上天的,此事別人或許不知,他玉帝卻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在這時候接走風鈴,最起碼說明太上對自己即將對那猴頭出手的事情早已知曉,並且採取了默許的態度。
有群臣的支援,有太上的默許,彷彿受到了鼓舞一般,玉帝的動作越發大了。他密令積極備戰,開始大規模朝雲域天港運輸各種物資,便是南天門鎮守軍也派出了運輸艦隊協助。
而在提防猴子方面,他又調來了五方揭諦。
二十八星宿加上五方揭諦,這三十三員大將聯手,雖說未必能保證一擊將修為已大太乙金仙巔峰的猴子拿下,要牽制,卻已經綽綽有餘。
涉及到五方揭諦了,這些訊息自然是一字不漏地被傳到猴子與楊嬋的耳中。
此時的猴子,已形同軟禁,便是想去兜率宮瞧一瞧風鈴也做不到。
按照那蟠桃園門禁的說法:“上頭有令,在“交接”完成之前司園不準外出,以免錯漏。”
無奈,猴子只好在蟠桃園中呆了下去,依舊是一天天地拖延時間。
到了猴子上天任職第一百一十天的深夜,猴子已經將手中婆羅僧揭諦給與的羊皮紙研究了個透。
南天門法陣問題不大了,就在身旁的那三十三員大將呢?
猴子實在沒有把握。
臨出發前,他透過“連牘”知會了楊嬋,打趣地吟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
只一會,那“連牘”上便顯出了楊嬋的回覆:“君往何處,妾當相隨。”
一時間,猴子的心中五味雜陳。
他不知道楊嬋寫下這句話的時候,是懷著什麼樣的一種心情。
他真能對得起這份心意嗎?
他不知道,也不敢去想。
“最難消受美人恩啊。”
他只能無奈地嘆了一句,將“連牘”塞入懷中,收拾心情啟程出發了。
……
花果山。
鶯鶯燕燕的庭院中一縷微風掠過,搖動枝椏,吹拂裙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