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汝之的引薦下,司馬維和昭伯第二日出現在偌大的錢府中。錢進賢為人看去和善,今年剛步入四十不惑的年紀,他從李汝之那裡得知京上有欽差大使到訪,今日一早便吩咐整個府上好生接待。等到司馬維入府時,已快到了正午,他早早的派遣府中的僕人在門口相迎,三兩轎子停在了錢府門前,第一個轎子走出的正是行中書省李汝之,他的到來讓錢府整個上下為之驚動,要知道平日裡李汝之很少拋頭露面,就算應酬一些重要場合,也絕不會出現在別人的府邸前,而錢進賢心中卻是清楚,他們的屈尊到訪,來意別有一番含義。
錢進賢和李汝之一照面,便開始互相寒暄,從他們說話的神情中能夠看出,二人早已熟識;李汝之看著他面容發白,神態卻不失那般商人的精明之色,便關心的問候他:“錢老闆,近日身體無恙吧?聽說前些時候,你身體不適,可請了郎中?”
錢進賢謙卑的搖搖手,說:“多年的舊疾犯了罷了,服些藥不打緊。”說著,他輕咳一聲,眼神落在了後方的轎子中。
只見第二個轎子落轎的同時,裡面走出一位白衣青年,他風度翩翩,面容煥發著神采,俊朗而飄逸。一位像是奴僕的中年男子小心翼翼的扶著他走出轎內,李汝之皮笑肉不笑的那張官臉瞬間換上了一副嚴肅的神情,肅然中帶著一絲謙卑,他立即為錢進賢引見,幾人抱手作揖,那位白衣青年微微做出一個身子傾前的動作,動作細微,若不仔細注意,旁人是一般察覺不到這個微妙的舉動。
“早聞錢老闆富甲一方,乃是這集慶府赫赫有名的商賈巨頭,今日一見,果真非同凡響。”
“哪裡,哪裡,司馬公子年輕有為,如此年紀便為朝廷重用,實乃國之棟樑。鄙府招待不周,已在席間擺下午宴,還望司馬公子與李大人相入薄席,賞個臉面。”
“錢老闆費心了,好,我等一同入府吧。”李汝之接過話茬說道。
席間,眾人聊到集慶府的名聞趣事,個個談笑風生,幾盞酒巡過後,司馬維突然說道:“聽聞錢老闆當年是靠著地.下錢莊做大,如今集慶十八路的錢莊幾乎都在錢老闆的名下,可直追大元的乾龍錢莊了。”
司馬維忽然的這番話,使在場的所有人都始料不及,錢進賢蒼白的臉龐有些難堪,就連李汝之也面容驚愕。
“不知司馬公子從何處聽說,錢某隻是靠著朝廷賞識,百姓們的支援,錢莊雖是經濟的命脈,但和乾龍錢莊這樣的皇家錢莊相比,簡直不值一提,司馬公子真是抬舉了錢某人。”錢進賢婉言笑道,說著便看向李汝之。李汝之暗自對他輕輕搖了搖頭,於是便用手撐著額頭,吁氣道:“哎,本官不勝酒力,這頭犯起了迷糊,錢老闆,你這酒可烈的很啊!”
錢進賢自然是聽出這話中的含義,於是抬手一搖,一位老管家領著席間的奴僕都退了出去,並帶好了房門;這一下,宴席中只剩下四人,司馬維微微打量著滿臉醉意的李汝之,自知他分明沒有喝醉,卻故意裝醉想逃避此行的目的,他明白李汝之的心裡在想些什麼。
“司馬公子,您此次前來是以欽差的身份到訪,令尊又是高居戶部尚書,倘若錢某人沒有做出什麼違法亂紀的事,大可直言相告,若朝廷有什麼吩咐,錢某人必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錢進賢見李汝之撂了攤子,知道必將自己面對眼前鐵打的事實,他心裡哪不清楚,這司馬維今日就是奔著討銀子來了。
“錢老闆真是快人快語,我也就開門見山。如今國家危難,你我身為大元子民,又是有頭有臉的人物,難道錢老闆眼睜睜的看著國家於水火,而不慷慨援助嗎?”
“怒錢某之言,錢某隻是一個經商的商人,不懂國家社稷,也不懂官場之道,卻知道賺的每一個銅板,都是在這大元朝的天下經營所得,國家現今的弊端天下人都知,如今司馬公子到訪,我等效力而行。只是,這援助之說是以何種形式慷慨?”
司馬維心中不禁揚起一絲怒火,這錢進賢明知故問,特意拿話茬為難自己,不過他臉上依舊洋溢著笑姿,說:“此事除了你我今日在場的人所知,也就剩下戶部了,錢老闆考慮的周全,不免聖上無光,那就以納稅的形式上繳。”
“納稅?”錢進賢當頭一棒,他今年上繳給官服的賦稅多達一百萬兩白銀,除去中間的打點,直逼一百五十萬兩,現在司馬維又說以納稅的形式上繳,那豈不是自己等於又交了一次賦稅,這樣對自己有何好處,落個為國為民的名聲恐怕也沒有。可錢進賢哪敢說出心中的這些話來,李汝之就醉在當場,他就算想說,也要避讓著這位行中書省李大人。
想到這兒,錢進賢心中頓悟,看來這是李汝之和司馬維提前故意設好的局讓自己往裡跳,好歹他行中書省李大人多年來私下也得了自己不少好處,如今來個官官相護,卻擺了自己一道。
這一頭,李汝之顯然是故意裝醉,他趴在桌前,雙眼閉目,心中罵著司馬維從中挑撥離間,他的本意是想借機躲避此次鋒芒的話題,以此緩和錢進賢的關係,卻不料反倒被司馬維套了進去,這小子城府之深、權術之心,實在讓人細思極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