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隆四年,襄南道旱災,太子奉命外出賑災,藉機將賑災銀兩侵吞大半,由此引來民間動亂,流民四起,太子竟調動官軍鎮壓百姓,殘殺數百人!
正隆七年,江南蝗災,大片農田粒米未收,百姓餓死荒野者不計其數,又是太子帶人賑災,將戶部撥下的糧食在江南高價出售,牟取私利,所得銀兩一小半歸各級官吏、大半皆入了東宮的口袋。
其罪六,賣官賣爵,無法無天!
太子借監國之權,大肆買賣官爵,甚至不少官位都明碼標價,只要拿得出銀子,官位隨便選。
經微臣查實,襄北道通榆知府、綏慶道興江縣令、青揚道原山郡刺史等十餘名官員皆向東宮送過賄賂,數目之巨令人觸目驚心!
其罪七,危害江山社稷!
……”
唐方裕雄渾的嗓音在大殿內緩緩迴盪,所有人只覺得耳膜一震,滿腦袋空白。他說的這些事真的都是太子乾的嗎?
若真是如此,那太子就完了。
有些聰明人用極為隱晦的眼神瞄了太子一眼,只見塵洛昭的臉上出現了一抹前所未有的惶恐與不安,與之相對的是塵洛熙波瀾不驚,表情毫無變化,隱約能看到臉頰在微微發抖,只有瞭解他的人才知道,這是齊王在強忍心中的喜意。
過了好久,唐方裕才唸完手中彈劾的奏摺,重重跪地磕頭:
“陛下,此十宗罪,樁樁件件皆有人證物證,千真萬確、鐵證如山,微臣絕無半句虛言,請陛下詳查!”
千真萬確,鐵證如山!
又是讓滿殿朝臣噤若寒蟬的八個字,這麼多證據豈不是能坐實太子的罪名了?
但很多人都好奇,沒聽說刑部在查太子啊,怎麼突然就拿出了這麼多鐵證?別說旁人了,就連刑部侍郎蔡象樞都是一頭霧水,這位尚書大人平日就在衙門裡四處溜達,沒看到他查案啊?
其實這些證據都是顧思年拿出來的,再由塵洛熙交給唐方裕。彈劾太子事情太大,尋常言官不能做,必須由唐方裕這樣的朝堂重臣出面。
從這次塵風與顧思年前往劍南道推行合銀法的時候,留守京城的第五南山就在暗中蒐集東宮的罪證了,就等著今天給他致命一擊!
塵堯氣得面色鐵青,第一眼他沒有看向太子,而是被工部尚書趙空的反應給吸引了。剛剛還口口聲聲為太子辯駁的趙空臉色蒼白無比,腿軟得不停發抖,掙扎著吼了一句:
“誣陷,全都是誣陷!唐方裕,你莫要血口噴人!
本官乃是朝廷命官,世受皇恩,豈會幹出如此無法無天,大逆不道之事!”
“趙大人,我為何無緣無故要誣陷你?”
唐方裕面無表情地反問道:
“你趙大人的兒子前天外出,是不是至今未歸?因為他去青樓飲酒,與他人起衝突,當街打死了人!現在被關在刑部的大牢裡!
是他親口招供,你趙大人私下裡與東宮聯手,賣了鹽礦鐵礦,牟取私利!難道需要我現在將你兒子提上大殿審問嗎!”
“撲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