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真萬確!”
“好!”
眾人的眼眸都亮了起來,能在北涼王府吃頓飯、喝頓酒可不容易啊。
“好了好了,咱們該說正事了。”
顧思年清了清嗓子,朗聲道:
“今年北涼道新立,百廢待興,而頭等大事就是合銀法的推行。新稅法改制,牽扯頗廣,想必諸位也知道一路改革困難重重,各州都遇到了難事。
但好在諸位大人不辭辛勞,一一克服困難,總算是將合銀法推行了下去。
接下來就請蘇經略使談談今年推行新稅法的成果吧。”
蘇晏清迅速起身,朝著眾人笑了笑:
“王爺,諸位大人,首先我要向各位說一下此前涼、幽、朔三州的稅賦。
北燕強佔的這些年,三州各自為政,所謂的城主大肆搜刮民財,沒有明確的統計資料,每年稅賦多少無從考證。
但是我和翁大人在戶部拿到了一些往年的數字。
在北涼三州失陷之前,官府在三州收上來的夏稅秋糧以及各種商稅、人頭稅,摺合白銀大約在一百萬兩左右。”
翁老大人接過話道:
“一百萬兩,其實已經不是一個小數字了,幾乎接近中原的一些州府,畢竟北涼道地處邊關,涼幽兩地也沒有太多適合耕種的土地,主要還是由朔州供給糧草。”
遊康興致勃勃地問道:“那今年呢?”
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了蘇晏清,因為從這位經略使臉上露出的笑容他們能猜到,今年的稅賦大抵不會差。
“一百五十萬兩!”
蘇晏清豎起了自己的右手,張開五根手指:
“比往年足足多了五成!”
“這麼多!”
眾人面色皆喜,大為詫異,要知道北荒失陷了四十餘年,百姓逃離家鄉躲避戰亂,大片耕地荒蕪,如今新立北涼道的第一年就能收上來如此多的賦稅已經十分不易。
當然了,這裡面有一部分是徭役折算成稅銀了,但你別忘了今年北涼道大部分百姓的田賦都是減免了的,等過幾年這個數字還會大漲。
“不錯不錯,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