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嚯!”
“跪!”
“轟!”
顧思年為首,十萬邊軍,北涼文武、萬千子民,紛紛面向涼州城而跪,無數軍卒手拄長槍,單膝跪地,面帶肅穆。
準確地說,他們跪拜的方向正對那座靈嶽山、正對那座大涼先祖的舊居。
顧思年雙手抱拳,高舉過頭頂,朗聲高喝:
臣北涼王顧思年率北涼文武群臣、子民百姓,叩見大涼太祖皇帝!
維天之蒼蒼,地之茫茫,自古英豪,皆化塵土。太祖英武,駕鶴西歸,留此江山,吾輩守之。
昔者,寇賊蜂起,外患頻仍,國難突至!
北涼三州,失地千里、燕賊肆虐、民不聊生。吾皇痛心疾首,誓復河山。
正隆九年,陛下奮臂一呼,十萬雄師,應者如雲。軍旗所指,所向披靡。數年之間,失地盡復,寇賊授首,海內晏然。此皆吾皇神武之功,英明之斷也。
今者,國家承平,百姓安居樂業,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然臣深知,盛世之下,亦需勵精圖治,方能永保大涼江山。懷憂民之心,行惠民之政,勤政愛民,使百姓安居樂業,共享太平之福。
太祖在天之靈,當知臣等之心。臣等必當竭盡全力,以保國家強盛,不負吾皇之託。願太祖在天之靈,永佑我邦,使國家繁榮昌盛,萬世不絕!
臣顧思年,百拜叩首!
“拜!”
“拜!”
“再拜!”
密密麻麻的身影跪伏在地,朝著靈嶽山恭恭敬敬地拜上三拜,無數老百姓眼眶泛紅、淚水奪眶而出。
據傳當年太祖皇帝愛民如子,若是讓他知道北涼百姓受此等磨難,怕是會痛心疾首不止吧~
好在今時今日,三州安定!
這一天他們等了太久太久。
“起!”
三拜之後,全軍起身,騎卒上馬,天地之間再回沉寂。
顧思年注視著面前的千軍萬馬,再度高喝:
乾坤既育,英雄輩出,風霜雨雪,嚴寒酷暑,常人難以忍受。
然我邊軍將士,鐵骨錚錚,不畏艱難,堅守邊疆,以保家國安寧,為家國江山之堅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