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年齡段的人所關注的事物可能不一樣,年輕人喜歡看「又親愛的又熱愛的」偶像劇;
上了年紀的媽媽們,喜歡看「壞人負責不停搞事情,好人負責不停原諒壞人搞事情」的狗血劇;
而奶奶輩的人,有些人不識字,也跟不上時代發展的節奏,他們能看的電視劇少之又少。
可能一部《新白娘子傳奇》放了十遍八遍,卻依舊被她們看得津津有味。
但這些人,都能在《父母愛情》上達到大家和平有愛的相處,不挑釁不幹仗的爭搶遙控器。
這正是因為該劇自帶「生活感」的出廠設定,不管你是男女老少,還是鶴髮童顏,每個人終究要落入「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中。
它雖說是年代劇,但劇中的生活情節,隔著個時代,卻像面鏡子照進現實。
女主安傑跟小姑子德華,姑嫂磨嘴皮的衝突,看得人忍俊不禁。
而男主江德福夾在兩個女人的戰爭之間,如何巧妙地躲避被誤傷的炮火,他的「說話之道」,讓你感慨,這個男人實在是高明!
劇裡臺詞充滿了生活感的幽默,人物躍然紙上。比如下面這段截圖,就能看出德華又軸又傻大姐的性格。
沒有轟轟烈烈的情節,也沒有海誓山盟的臺詞。
這部劇,屬於那種典型的「隨便開啟一集都看得津津有味的劇」。
它展現的是一種生活哲學,將鏡頭對準了人間百態,在日常生活裡尋找平凡又細膩的
感動。
它拍得平凡,瑣碎,看起來像飯桌上的閒聊,卻清朗明快地向觀眾們敘述了人世間最美好的家庭式的沉浸感。
常看常新,適合n刷。
因而,看這種內容的現場演繹,哪怕老是出現中途咔機的現象,讓整個拍攝很不流暢,人們照樣看得津津有味。
不僅如此,每拍到令人感動的劇情,現場居然會有人由於過度地沉入其中而落淚,就像在家看劇的那種狀態。
由此可見,這部劇的本身,就具備了極高的生活體驗感,難怪原版在正式播出後的十幾年裡,很多電視臺仍舊在不斷地重播再重播。
因為此劇把這種生活中的瑣碎,拍出了細水長流的美感。
因為所傳遞出了一種大音希聲的感覺,那些平凡的生活細節,都可以在我們身邊找到原型。
因為裡面呈現的,是每一個熱愛家庭的人理想中的生活狀態。
這部劇太貼近普通人的生活了,就像在看自己的經歷一樣,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是真實的,是我們大多數人生活的寫照。
他們說的話是我們所說的,他們生活中的煩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我們所要面對的,就像我們在照鏡子。
沒有空想,而是腳踏實地,所以原版成功了。
它就是有那種讓人百看不厭的魔力國產劇,符合大眾口味,才會收穫出乎意料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