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有歌詞的歌,音準固然重要,但對於職業歌手來說,這是基本中的基本。
更重要的是咬字和語氣,在哪個字上重,哪個字上輕,哪一句唱得圓潤,哪一句唱得直白,這些就構成了所謂的「感情」。
無疑沙永亮在這方面還是合格的,音準方面的拿捏不僅精準,而且感情投入得很自然,乃至英文咬字的偶有缺憾也就變得不太重要了。
隨後出場的是楊宗偉,他和紀曉君演唱的是兩首中文歌《流浪記》和《饞》。
這首歌讓觀眾們被感動到泣不成聲,直逼人心的悲情演繹,驚到了很多人,也讓人見識到了這位新人歌手情感至深的又一面。
他的演唱必定也會得到很高的分數,但也不能忽略因為阿黛爾帶來的影響,畢竟一位新人歌手跟這樣的國際級歌手之間,還是存在著巨大名氣的差異。
接下來出場的程明就顯得沒有多少出彩之處了,而且她請來的嘉賓也沒有多大的知名度,或許只有老觀眾才瞭解一些。
黃執忠的演出只能說中規中矩,因為他的華語發音是個重大問題,已經不是單純的咬字不準的問題了。
姚蓓娜由於身份特殊,並沒有邀請助唱嘉賓。
更由於沒有成績的影響,她演唱了劉清山為她「創作」的成名作《也許明天》,引來了全場的轟動效應。
但嚴格說來,這首歌還沒有正式發行,只是她首張專輯裡的主打歌,但一點也不影響帶給觀眾們的震撼性。
所以說,她今天的演出,也有為她專輯做宣傳的原因,不過專輯的發行還處於高度保密狀態,等到這一期的正式播出後,才會對外宣佈。
最終的結果也不出意外,由於大牌明星的加持,沙永亮成功殺入成重圍,再一次進入了七人名單。
當天下午的慶功會劉清山並沒有參加,而是被請去了湘南衛視,因為今晚是琅琊榜的首映日。
當初競拍首播權,在其他三大衛視領導層不太看好的前提下,被這家電視臺撿了漏,不僅奪得了首播權,還爭取到了讓節目組主創站臺的機會。
那三家之所以不看好這一部有劉清山、金溪善親自加盟的,是因為劇中的年代背景和人物設定有極深的網文痕跡。
裡面的年代設定有歷史上南北朝時期的影子是不假,但其他很多人物和官衙設定又有明清時期的借鑑。
比如歷史上謝姓是東晉時期南方的豪族是不假,但故事裡的寧國侯謝玉的這個稱號,卻是參照了《紅樓夢》裡面的寧國公。
再如,故事中的穆姓雲南王,是參照雲南麗江勢力很強的土司沐王府背景設定的,穆正是沐的諧音。
《鹿鼎記》裡有個沐王府郡主,這裡也有個穆姓雲南王府郡主。
還有,歷史上的三省六部制度,是隋以後才有,南北朝時期的梁國是沒有的。
顯然故事中的六部尚書,是參照隋朝開創的三省六部制設定的。
至於懸鏡司的設定,是參照了武俠中的六扇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