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見到女嘉賓,均是強抑著想要脫口而出的驚叫,但臉上的驚喜交加顯而易見。
在她們身後,還煞有介事地走出來兩位領導模樣的電視臺高層,跟劉清山握過手之後,另有一番竊竊私語。
他們的談話內容不需要被攝像機捕捉到,只要有這組鏡頭,就足夠說明問題。
臨時擔任解說員的是城牆管理處的工作人員,隨後也被召集起來,開了一個現場小會。
這樣的情節設計,就滿足了往上報的標準,也比那些形式化的社會新聞要高階很多。
本來麼,宣傳華國傳統文化是很光彩的事情,也是發揚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精神,增強國民的凝聚力的正能量。
再有劉清山一行近二十位明星的參與進來,這個新聞不管送到哪裡去都會是頭條性質。
實際上這就是陝省衛視的急迫要求,但之前並沒有實際操作的提前設想,這還是劉清山跟蘇強昨天商量後的結果。
即使上頭有人能看出人工設計的痕跡也無所謂,宣傳方面的事情大都是睜一眼閉一眼,只要大方向沒問題,具體內容又是別具一格,採用的方式完全可以靈活掌握。
特別是今天的活動內容,漢服是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透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
這種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如今才剛剛興起,關於它的宣傳裡,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
這麼有重大意義的事情,甭管是務實還是務虛,能走出這一步來已經是載入史冊的重大事件了。
試想,如此有宣傳、推廣、教育意義的事關民族傳承問題的活動,國視方面只可能大力支援,而不會試圖壓制。
況且這裡面還有劉清山這樣一位特殊人物,只要稍微拎得清,負責專案審批的人也不敢在這方面亂動手腳。
為什麼這麼說呢?堂堂國視也並非鐵板一塊,因為業績也好,功利心也罷,能上聯播新聞的內容裡多多少少都帶著點上峰指派或者各種利益攸關的因素。
如今有了這樣一個傳統文化宣傳類的新聞內容,在審批上就佔有一定的主動權了。
可能人家東邊經濟發達的身份並不在乎這樣的宣傳機會,但對於地處各類資源相對貧瘠的西北地區的陝省來說,有跟沒有就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發展境遇。
好在漢服這種剛剛興起的文化傳承類的民間活動,在長安這裡發展得極為迅猛,以此為突破點來宣傳自己的城市,無疑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劉清山也正是基於這種考慮,才會答應配合的,何況這件事的本身對於他和葛瑞斯的漢服生意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你可以將他的參與視為有功利心,但漢服的流行是因他而起,也是個不爭的事實。
若非他把漢服服飾和古風歌曲早在一年前就推廣向海外了,這種迴歸傳統文化傳承的潮流至少得推遲個幾年。
陝省衛視的管理層可不簡單
,沒有實現的調查清楚,人家也不會這麼積極地找上門來,並給他和蘇強的設計開了一路綠燈。
接下來的遊戲環節就有趣多了,除了對華國文化所知甚少的泰勒,幾乎所有嘉賓都很興高采烈地參與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