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山看似很大度地擺了擺手:「都是兄弟,別那麼多客套!實際上我是在嘗試你的創作風格。」
他很善於模仿別人的風格,是很多業內人士都瞭解的實情,而且從未在這方面遮遮掩掩,公開承認過很多次了。
「這我信,不然你也是肉身凡胎,為什麼總能出那麼多好作品,而且歌曲的風格多樣化,根本不像一位作者的創作!」
張振粵跟他在灣島時有過一段時間的接觸,由於彼此很談得來,此時的說話也隨意了很多。
而且劉清山挺喜歡這傢伙的,認為在他身上有個很明顯的反差萌,看似個性十足的絡腮鬍子下,卻有著一副極其溫柔的嗓音。
他的這番話的含義其實音樂從業者都能聽得明白,風格的模仿比原創要容易得多,有的放矢的編曲總比天馬行空的不受約束創作更有跡可循。
但這絕不是貶義詞,因為劉清山的「創作」能力可是盡人皆知的,無論他的模仿也好,獨創也罷,哪一首不是市場上的大熱作品。
因而這類話經由張振粵這樣的知名音樂人說出來,反而反向驗證了他在音樂方面的創作力,要比被模仿者更加優秀。
道理很簡單啊,模仿只是劉清山的能力之一,並且他還能複製更多歌手的創作風格,這一點就比現如今的所有音樂人都要恐怖得太多。
因為從來沒有一個人能做到讓自己的作品風格多樣化,再特立獨行的創作者的作品多了,也會形成自己固定的風格套路。
哪怕在這方面格外留意了,某一音節的習慣性處理方式仍舊有跡可循。
劉清山則不同,哪怕只是單純的模仿也好,效仿也罷,甚至單純的複製,他都能把被模仿物件最巔峰時候作品的精髓部分化為己用,這才是最可怕的。
實際上內地流行音樂最初起步的階段沒有什麼原創可言,幾乎所有的歌曲都是對於港臺的模仿。
但堅持追根溯源的話,港臺模仿的是寒國和小島國,後者又是歐美流行樂的追隨者,歐美音樂裡又包含著大量的黑人土著音樂風格,就難說孰是孰非了。
況且人家劉清山既然模仿了,還會堂而皇之地告知全天下,並且同樣擁有自己的創作風格。
這樣的創作能力不是恐怖又會是什麼?
劉清山只是跟張振粵簡單幾句話的交流,就馬上把注意力投向了許微。
這位華國內地著名搖滾音樂歌手,無論創作風格,作品數量,以及性格特點又要比他的老鄉鄭軍還要個性十足。
這個人的到來也是他絕沒想到的事情,「許哥怎麼也來了?我剛跟軍哥分開,那傢伙在我的節目裡一口氣待了四期,陪我們轉了三座城市!」
許微笑道:「劉先生的這檔節目,其實很多圈子裡的人都想跑來蹭蹭熱度。如今來了長安,這裡最出名的音樂人除了軍哥就是我了,所以還沒等你的人找了來,我們這裡的領導們已經找上了我!」
劉清山跟他並不熟,只是在百花
錄音棚見過一次,但他之前唱過的那首《曾經的你》就是這個人的原版。
並且作品推出時,他指明瞭要以這首歌致敬歌壇前輩許微,所以對方對他的好感也是有基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