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到急診門口,小祁陪著歷中行先下,姚江去找車位,一邊停車一邊語音撥號,讓abe先去查梁大史院25到35歲之間的男教師,再查河梁市五年內因商業開發進行的搶救性考古發掘案例,接下來查市政府土地出讓細則中是否有相關情況的規定,第三條說到一半,abe表示他都明白,姚江“嗯”一聲,問後面兩天行程中哪頓飯能空出來。下車去急診的路上,他給普元物流的老總打了個電話為今天的失約致歉,提出改期。
“到時我自罰三杯跟您賠罪。”
“哎喲可不敢讓姚總破例,”對方笑道,“聽說你們&c要搞自己的冷鏈物流啊?”
“還早,我們的團隊還在和商務局談判,”姚江說,“如果能跟普元合作,我們省不少心。”
沒有深入討論後天飯局上的議程,姚江掛了電話,沒幾步便收到abe發來的四份簡單背調材料,其中之一正是方才見了一面的歷中行。歷中行看著年輕,姚江猜測教授的名頭不一定準確,便擴大了範圍,不過點開資料,發現此人確是副高職稱,同時也的確年輕,才30歲。
他往下滑。即使不瞭解這個領域,也能看出歷中行履歷精彩,河梁大部分上古時期的考古發掘專案都由他主持開展。歷的正職不在河梁大學,在社科院考古所,但常年身居田野一線,順便帶研究生。
河梁市歷史悠久,夏商周時段的豐富遺址是本地旅遊業的一大招牌。
這個歷教授……不好搞。
姚江收起手機,在急診室找到他和小祁。歷中行外套穿了半邊,左肩已經包好紗布。
“歷教授您好,我是萬彙城專案的負責人姚江,”他正式向對方介紹自己,遞了一張名片,然後問小祁,“怎麼樣?”
“挖掘機的機械臂失控,擦了一下,還好歷教授躲得快,醫生說沒有傷筋動骨。”小祁說。
“皮外傷。”歷中行態度淡淡的,比起自己的傷更關心工地,“姚總,你們選址拿地之後做過文物勘探嗎?”
“河梁市對此有明確規定,我們是按流程拿到文物勘探報告才報建的。”
“那你要查查那家文勘公司的資質了。”歷中行笑笑,抬頭看他。
一雙鳳目。
氣氛轉瞬間劍拔弩張,小祁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誰也不敢得罪,和稀泥道:“jon,你先坐,歷教授,慢慢談,你們喝咖啡嗎?”
歷中行擺手,姚江幹脆沒接茬兒,問:“拍ct了嗎?”
“拍了拍了。”小祁忙道。
“姚總,我負責任地跟你說,萬彙下面的東西有價值。工地上的人要吃飯,我明白,但停工的要求合法合規,我不會讓步。企業多少要有點社會責任感。自從你們的人出現在那兒,我去反映過多少次,要麼被擋回來,要麼敷衍一下說會上報,你大概不知道吧?”歷中行忍著氣道。
“你說的情況,我確實不知道,”姚江說,“沒建立好溝通反映渠道,工地一線推諉敷衍,我責無旁貸;前期工作疏忽産生額外的成本,我們也自認倒黴。但是,歷教授,萬彙城幾方的合同都簽了,是市裡招商的重點專案,也是我們在中原地區的首個落地專案,我們是必須要建的,停工一年幾百萬的損失,到底要停多久,您給句準話。”
歷中行聽他說完前半段,臉上稍有霽色,這一下子陰雲更甚:“清理和評估工作需要時間,能夠遷移還是需要原址儲存,我現在還不能下判斷。”
“那我們就沒什麼可談的了。”姚江說完起身,手機握在手裡,提示燈一直閃爍,顯示有訊息進來,“小祁會繼續負責醫藥費的問題,您後續可以跟他溝通,我先告辭。”
“嗯對,歷教授,您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