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祖覺得西安不宜為都麼?”朱肅還未作答,朱雄英倒是先表達了疑惑。
此時屋內的氣氛已經是閒話敘家常一般,朱雄英便也像請教般的問起。
對於這位好大孫,老朱向來是極耐心的,見狀,便示意侍立在一旁的朱雄英坐在自己身邊,而後道:“大孫吶,你覺得西安適合為都?”
“是。”朱雄英點點頭,道:“西安城為漢唐時長安舊都,居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阻山帶河,四塞固之。乃帝王之所。”
“且如今城中工業發達,與其他城池大有不同。孫兒覺得,這座城池,才是我大明日後大城所該有的樣子。”
“人民安居,西起絲路,亦足勾連四方。”
“若我大明遷都到此,天下人便能知曉,我大明是要興盛漢唐舊業的。”
少年人滿懷憧憬的說道。
作為幾乎是內定的下一任皇帝,朱雄英心中開拓進取的意志極為強盛,歷朝歷代之中,對於漢唐武功也是最為喜歡的。老朱看出了他的這份心態,哈哈大笑道:“好大孫,莫非我大明如今的武功,比不上昔日之漢唐嗎?”
“那……自是比得上的。”朱雄英愣了愣,隨後開口道。老朱又是一陣哈哈大笑:“那麼,何必要咱大明人去仰慕漢唐。”
“該是漢唐時的古人羨慕咱們!”
他語氣豪邁,仍似當年。對朱雄英道:“你看到了這西安城地勢易守難攻,卻是忘了,一國之都,在德而不在險。”
“只要我大明始終強盛,百姓皆心向大明,即便我大明把都城放在了北方的草原上,那我大明社稷,也是穩如泰山!”
“而若是後世有不肖子孫,敗壞了這江山天下。即便我們將都城放在了天下第一等險要之地,修了天底下最堅固的城牆圍著……那該亡國,也還是要亡國的。”
朱雄英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朱肅則是面色一變,帶著駭然的看向老朱。
老朱竟……說出這番話來?
老朱確實是一位愛民的好皇帝。但對於朱家的大明如何能夠江山永固,他的執念卻也是最深的。
可以說,他現在做出的一切變革,都是為了使朱家人能夠永遠掌控這一座萬里河山。
而現在他,竟說出“該亡國,也還是要亡國的”,這樣的話來?
老朱似沒看到朱肅震驚的神色,而是自顧自的繼續道:
“唐太宗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他知道這個道理,因而有了貞觀之治。唐玄宗忘了,故而即便長安那時已是天下最為雄偉的雄城,在安史之亂下,還不是說破就破了?”
“大孫,你也要記住,莫要覺得自己窩在個安全的地方,就能夠縱情享樂……要時時刻刻記著,給百姓們謀一條活路。”
“只要百姓們心向我大明,我大明都城自然穩如泰山。而若是百姓們沒了活路……即便咱朱家人躲在了棺材蓋兒裡,也要被人刨出來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