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64章 開恩科,取稅吏! (1 / 2)

朱肅、劉伯溫二人不敢怠慢,忙進宮前往覲見,方至謹身殿,便見老朱與太子朱標早已相侯多時。

一見朱肅和劉伯溫來,老朱便招呼道:“劉先生,老五,快來。”

“你們且看看這奏疏,此疏中所獻之法如何?”

“奏疏?”朱肅將其接過開啟。“請立稅務司以徵商稅疏?”

“看來,文官之中,已經有人不堪重負,想要臨陣倒戈了。”朱肅呵呵一笑。“只是若有人手能建立稅務司,我等還去依託戶部、且只在小範圍內試徵商稅作甚?早就著手建立了。”

“爹,您就為了這種投您所好的奏疏,讓我和劉先生這般緊趕慢趕過來啊?”

朱肅語氣幽怨,他現在可忙得很,又要搞科學研究,又要顧及國子監的事,還要和宋濂、劉伯溫等探討新學基調,忙的腳不沾地。

老朱被這逆子給生生氣笑了,還是朱標輕輕敲了一下朱肅的額頭:“怎如此沉不下心?”

“若是沒有切實可行的良策,我等哪敢勞煩你這個大忙人?”

“且往後看!”

“往後……”朱肅將信將疑的翻看後面幾頁,眼睛快速掃過,表情終於變得鄭重了起來。“請開恩科,攬專才以用之?”

劉伯溫聽到這幾個字,也肅容湊了上來,只見上頭奏請老朱開一科特別的科考,不必拘泥於什麼舉人身份、道德文章,而是隻專注於考較稅務、術算之學,招收有相關特長的良家子弟,使其充入稅務司,為國家徵收商稅。

“一葉障目,一葉障目!我怎麼就沒想到呢!”朱肅捧起這本奏疏,整個人頗有撥雲見日之感。一直以來,他始終想的是封建王朝終究要靠三年一次的科考取士,而科考所體現的,乃是思想,所以可以借科考做文章,讓大明文人的思想脫離程朱理學的牢籠。

要完成此事,並非一日之功,首先自己要開設國子監,培養出與自己站在一起的新學文人,然後再借助科考優勢,讓新學文人漸漸上位,慢慢的取締舊文人……只有如此,才有足夠的人手組建稅務司,將國家財稅也徹底收歸老朱的手上。

但自己卻沒想過,開科取士還有另外的用途……那就是招攬特長人才,專人專用!稅務司需要的是大量精通術算的稅吏,那麼開一個專門考較術算的恩科不就結了?左右朝廷既不需要用這些稅吏去與舊文人辯經,也不需要他們一個個都是所謂的道德君子!

後世的那些公務員,不也大都只是基層工作者而已嗎?哪裡需要他們懂得太多,只需要他們兢兢業業,能夠當一個老老實實的社畜,把手中的活兒幹明白了就行了!

至於思想覺悟,可以三天一小會,五天一大會,慢慢改造嘛!

“此策定會引得朝野大譁,不過……卻是貫徹了實用之風,大可使得。”劉伯溫也說道。對於那些朝中殘餘的舊勢力文人,劉伯溫也是一副大可以不用理會的態度。反正這些人遲早要被陛下清算一空的,與其擔心他們會不會成為新政阻力,不如我行我素,將新學新政貫徹到底。

瞻前顧後,明主所不為也!

“此策是何人所獻?老臣要恭喜陛下,再得一治世之才。”劉伯溫由衷道。對如今的他來說,最為難受的問題就是朝中志同道合的同仁實在太少了。滿打滿算,與他同樣,有推陳出新、一掃千年弊病的文臣,也只有宋濂一個。宋濂還是做學問的學士,對實務並不精通,但凡涉及實務,一切幾乎都是靠陛下、太子殿下、五殿下與自己這四個人相商而已。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