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被修改了這件事讓崔妮後背有些發毛,但沒有理由啊,難道是她太敏感了?
“我有一個問題,”王龍龍舉手,打斷了崔妮的思緒,甩甩頭:“你說。”
“人類在兩歲的時候擁有超過100萬億個突觸,每一秒就能形成200萬個新連線。
這個資料是成年人的一倍,但那個時候的大腦發育成熟度才70%左右,為什麼大腦發育成熟以後這個數量反而下降了。”
二海:“這是因為你兩歲的時候接觸的外部資訊太少了,你那會兒還爬呢。處理你爬來爬去這點破事用不了那麼多突觸,崔妮老師都說了,用進廢退,用不了的就會變弱。”
劉禮立:“你特麼兩歲還爬,會走了好麼!”
二海:“有本質的區別麼?整天就呆在屁大點的地方,你大腦還需要日理萬機不成。”
張曉:“兩歲的時候突觸最多,那豈不是這個時候給小孩狂輸出效果最好?能最大化進行智力開發!”
崔妮點點頭:
“是的,兩歲做智力開發是很好的時間點。如果你大腦中的連線不用,新的連線數量就不再大量增長取而代之的‘修剪’策略。到成年的時候,突觸的數量已經下降了一半。
不僅如此,大腦還會繼續堅持不懈地執行最低消耗策略,將人類高頻使用的資訊不斷逐漸固化下來,比如吃飯,喝水,步行等等,形成一種潛意識。
這種狀態被稱為‘心流’,即你不需要思考或者意識不到就自動觸發行動。
這樣,時間一長,大腦能夠最終維持在4%的使用率水平。
這裡的4%並不是指連線為4%,突觸的數量維持不變在50萬億左右,但每個連線處理的資訊量降低為滿負荷的4%左右,也就是還有96%的資訊處理能力,人類並沒有用到。”
劉禮立get到另外一個點:“這麼看來大腦就像有自由意志一般,不會是腦子裡還有別的東西在控制我的大腦吧?”突然有點驚悚,臉拉得老長:“靈魂!”
“你還倩女幽魂呢!”崔妮一拍他後腦勺:
“保持4%的使用率,大腦每日的熱量消耗已經佔了人類身體總耗能的20%,所以科學研究認為這更多的是一種生物機體自我平衡的合理性。
就像你被火燒會有痛覺一樣,只是你的身體機能在警告你別作死!”
王龍龍託著下巴:
“成年人透過維生餐每日攝入的熱量在兩千卡左右,但實際上每顆維生餐的熱量有兩千五百卡,人體消化維生餐也是要消耗能量的。
這裡會不會有個吸收轉化的天花板?就是說假如維生餐的熱量有一萬卡,但我們可能最終也只能吸收五千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