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文點了點頭,“以後有車大家辦事都方便一些。”
“李哥,我聽說人家國企都是處級以上的幹部才會配車!”劉新民激動道。
李興文毫不在意道:“現在大部分的國企,以後都會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民營會顯得更加重要。”
聽到這話,車上的李興武和劉新民都愣住了。
他們想不明白,為什麼李興文敢這樣說。
要知道現在的國企,那可是華夏經濟的主體。
至於民營企業的話,毫不誇張的說就是後孃養的。
現在國家的很多經濟政策,只是針對國企而言。
民營企業的話,根本就沒有資格去享受這些經濟政策。
再加上如今依舊存在的市場經濟,民營經濟想要發展就顯得更加困難了。
“李哥,你這話說的是不是有點誇張了?”劉新民一臉的不敢相信。
在他看來,李興文之所以敢說這樣的話,無非就是因為飛龍牌發展的好。
可是說到底,飛龍牌並不能代表所有的民營企業。
現在大部分的民營企業,是無法跟國企相比的。
民營企業想要成為主流的話,那得透過國策改變才行。
單靠個人想改變這種情況,是不太現實的。
李興武說:“我覺得未來二十年,國企的地位不會動搖。”
對於李興武的這個觀點,李興文並沒有直接反駁。
“那我問問你們,從山大概有多少個國企?”李興文笑著問道。
劉新民想了一下,隨後回答道:“怎麼也要上百個吧。”
“那我再問你,這裡面能夠賺錢的有幾家?”
一個問題,徹底把李興武和劉新民給問住了。
原因很簡單,賺錢的國企真的太少了。
自從飛龍牌發展起來後,李興武和劉新民沒少跟國企打交道。
這些國企當中,沒有一家是賺錢的,全部在虧本經營,十分的慘淡。
就拿食品廠來說,沒有李興文出手幫忙的話,恐怕早就已經倒下了。
這些廠子頂著國企的名頭,發展卻令人堪憂。
沒有國家的扶持,根本就支撐不了這麼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