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小兒子的能力,李桂民十分的清楚。
不管李太河想做什麼,相信李興文都能做一個很好的選擇。
在這裡一種情況下,李桂民自然沒必要留在這裡。
李興文微微一笑,「支書,你找我到底什麼事情?」
一旁的李桂民見此情況,直接走了出去。
李太
河手剛抬到一半,只能悻悻的縮了回去。
「興文,村裡這些年一直都很窮,你好不容易發達了,我想著把村裡的祠堂修一下。」
對於這件事情,李興文回答的很直接。
「這件事情我沒有問題,不過其他村民是怎麼想的?」
李太河之所以找李興文說這件事情,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找他要錢。
對於李興文而言,這錢絕對不能讓他一個人出。
李興文可以出百分之九十九的錢,剩下百分之一必須讓村民出。
否則的話,這件事情的意義就變了。
要知道李家村的祠堂,是整個李家村所有人的祠堂,不是李興文一家人的。
這修祠堂的錢,要是李興文全部出了,其他人會怎麼想?
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李興文才會提這麼一個問題。
李太河說:「他們自然是沒有多大意見,現在就差你了。」
「每個人要捐多少錢?」李興文繼續問。
李太河這種打馬虎眼的回答,李興文自然不會上當。
不把這個問題搞清楚,李興文是不會輕易答應這件事情的。
李太河臉色微微一變,「村裡的情況你應該知道,大家都沒有什麼錢,這件事情完全看自願。」
李興文想了一下,這才給出回答。
「這件事情村支書還是先去動員一下其他人,反正這件事情我是支援的。」李興文回答的同樣是模稜兩可。
李太河有點呆滯,他沒有想到李興文給他這麼一個回答。
兩個人說了半天,好像什麼有用的資訊都沒有。
在來之前,李太河可以說是信心滿滿。
李興文天年輕了,李太河相信他只要稍微說一下,李興文肯定會答應。
原因很簡單,李興文現在不卻錢,可還缺一樣東西,那就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