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回1990當首富 小說> 第四百零七章 央視的新節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零七章 央視的新節目 (5 / 15)

可是要做到這一點,談何容易?

先說郵政,想要保證郵政的時效性,那就必須招足夠多的人手。

想要保證全國範圍內,能接收到各地的郵件,那就必須建設足夠多的郵政局。

這兩點任何一點沒有做到,郵政想要賺錢基本上不太現實。

至於電信的話,需要的投入就更誇張了。

先不說其他,光是鋪設電話,就是一筆十分誇張的資金。

現如今這個年代,裝一部電話起碼要幾千塊錢。

一般的人家,根本就用不起電話。

整個華夏這麼多家庭,這樣的價格根本就無法普及。

就單憑這一點,註定電信行業現在無法賺錢。

普及的範圍實在是太小了,每天的電話費,可能都還比不上維修和維護費用。

要知道現如今電信的大部分裝置,只能從國外購買。

先不說購買費用有多高昂,光是每個月的維修費用,絕對是一筆天文數字。

沒有足夠的收益,根本就無法支撐這麼高的支出。

外界的人知道這一些,李興文自然清楚。

想要靠電信賺錢的話,現在幾乎是不可能的。

最起碼要等到兩千年,電話開始普及,手機開始出現,電信這才能開始賺錢。

其實李興文知道,還有一個賺錢的辦法。

那就是華夏的通訊技術,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國外。

如此一來的話,華夏的通訊裝置就能遠銷到海外了。

現如今華夏的電信行業想要賺錢,只有靠技術這一個辦法。

至於其他的話,根本沒有任何的可能。

華偉,就是最好的一個例子。

之前他們研發的程控機,已經有部分賣到國外去了。

這是一個很真實的例子,用技術是能夠盈利的。

李興文現在之所以把改革的重心,全部放在郵政部,就是這個原因。

電信部門段時間內沒有辦法賺錢,不代表郵政部門同樣不能賺錢。

郵政部門唯一的好處,那就是全國大部分地方它都能夠到達。

這一點,就是郵政部門最大的優勢。

如此一來的話,只要有足夠多的快遞,就能維持整個郵電局的執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