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欣第一時間想的就是自創秘法以及融合法則。
“標準模型……”她又低語,“打破完美,才能更完美。”
難怪她前世時,八大下等基礎法則能創造出七階,八階乃至更高的秘法,想來是人家創造出了比標準模型更完美的模型,雖然仍叫某某法則,但其實已經與標準模型不是同一個東西了。
或者說……那其實已經是在向宇宙的一些本源靠攏,比如水火之源,光暗之源等等本源。
正如小輔助說的,宇宙本源太過頂級,沒有生靈能夠直接參悟,所以才需要開闢道路,走到足夠接近時才能繼續參悟更頂級的標準模型。
那最高階的標準模型會是至高規則嗎?
徐欣不免想到,渾源因子是至高規則產生的,真的能夠透過渾源因子創造出超越至高規則的模型?
不可能!
徐欣否認了,別說超越,就是創造出同級別的模型都不可能。
渾源因子誕生於至高規則,那隻可能構造出至高規則模型,不可能構造出別的同級模型。
這樣一來,該如何超脫至高規則?
徐欣越想越遠了……
小輔助透漏的資訊量雖然不多,可竟也讓她足足用了一個多月才從“標準模型”理論的影響中走出。
而這一個月徐欣也發現了件可怕的事實,那就是以她現在的能力根本無法創造出比標準模型更完美的模型。
也就是說,哪怕她能夠清晰地感應到渾源因子,她仍然得跟其他人一樣參悟時空本源法則或者融合法則才能提升境界。
“也罷,無中生有本就不是我現在該乾的事。”徐欣想開了。
與其去浪費時間構建新模型,還不如研究標準模型的運用,她能夠清晰感應到渾源因子,無論是參悟融合法則,還是創造秘法都比別人方便的多。
其他人相當於以玄之又玄,雲裡霧裡的狀態去創造秘法,成功與否全憑經驗積累和頓悟,而徐欣卻能夠在模型層面去一次次試錯,還能得到秘法中法則運轉的清晰反饋。
“總結規律,科學修煉!”徐欣喊出八字口號,隨後自己都笑了。
隨後,她再次開始閉關,主要研究方向則是融合法則。
秘法不急,創造秘法經驗,閱歷,靈感這些都很重要。
而且徐欣也想以融合法則為根基來創造秘法,她現在連不朽都不是,標準模型承載她的秘法完全是綽綽有餘的。
時光飛逝,又是四百年後,徐欣和羅峰已經來到混沌超過八百年。
徐欣這波苦修是羅峰都沒想到過的,他親眼見證了徐欣坐在那天台,四百年一動不動。
這期間的兩次資格戰也是如此,只有在參戰的時候她才會在虛擬宇宙中露個臉。
要不是徐欣還肯與他親熱,且花樣依舊頗多,羅峰都要忍不住以為她被誰奪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