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省內部選出十個最貧困最落後的鄉鎮或者村子,幫助他們治下的老百姓完成一個小小的心願。”
“比如有的想要電話,有的想要冰箱,有的想要大電視,有的想要米麵糧油。”
“而我們蘇系的所有幹部,都儘自己所能,在不影響你們自己正常生活的情況下,捐一點,聚沙成塔,聚少成多。”
“然後捐給這十個貧困鄉鎮,貧困村,用於真正需要這筆錢的老百姓手裡。”
“這項社會責任實踐的主題就叫‘幹部人民魚水情’‘捐款捐物我先行’”
“在座是領導的號召自己部門的幹部,在座如果是小幹部就迎著前面各位領導的號召,把這件事做下去,做好,做紮實,把每一分錢花到位!”
“這就是我的命令。”
“且為了以身作則,我個人捐款一萬元!”
說到最後,楊東表示個人願意捐款一萬元。
為什麼只是一萬,而不是十萬,五十萬?
楊東明明有錢,為啥這麼摳門?
肯定有人這麼問。
答案就是楊東捐的一萬就是一個線,任何人都不得捐超過一萬的金額。
楊東的本意是幫助需要的窮人,而不是讓幹部變相的溜鬚拍馬,主動受賄。
若楊東不設定一個限度,肯定會有很多幹部想歪的,想多的。
以為自己是在暗示他們送錢,給自己送錢…
而他們就會捐幾萬,甚至十幾萬,幾十萬,只為換到自己的認可與青睞。
原本這種社會活動是好事,不應該變成壞事。
因此,楊東自己捐款的一萬,就是最高標準。
任何人都不要超過!
我也不是為了讓你們給我變相送錢!
總會有人曲解領導的意圖,然後自以為是的去做事,最終害了自己更害了領導。
楊東設定一個標準,就是避免有人藉著此事,來討好自己。
隨著自己成為蘇系第二代的核心,自己在蘇系的地位就變了。
之前只是蘇玉良的女婿,現在已經是蘇系的副掌舵人。
地位上的變化,權力的變化,會改變很多事情。
“楊老弟這話深刻啊,來!”
“大家鼓掌!”
果然,當楊東釋出完了這個命令之後,還真有人開始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