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妖記2》非常不適合沈明這樣閱片量已經達到一定程度的觀眾。
劇情太差了…
徹底淪為低幼的狂歡。
明明第一部費盡心思打造的人與妖的世界,第二部蕩然無存。
太可惜了,深挖一下,還是有看點的。
這片子得爛到什麼份上,才會連那些為《捉妖記2》洗地的水軍文案都心虛得只說“胡巴很萌、團聚很溫暖”,而不寫電影本身?
而作為《捉妖記》系列的核心,胡巴的形象已被完全商業化,如果說1還可以靠彼時的特效和IP差異化賺票房的話,2完全就是渾水摸魚了。
胡巴真挺可憐的,它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變成了《冰河世界》裡的松鼠,《神偷奶爸》裡的小黃人——徹底淪為IP道具,就好像喜羊羊一樣…
編劇得有多幼稚才能寫出“原來只要母子倆在一起,就連坐牢也是開心的”的臺詞?
什麼價值觀?
這種話適合“閤家歡”?
反正看了開頭,沈明已經掏出手機,看看辣雞網文都比這玩意有意思…
奶蕭還有程琛(妹妹)後半程各種溜號,到了最後大決戰,程琛忍不住了:“姐夫,咱能走嗎?”
“…問你姐,我無所謂!”
奶蕭直接站起來:“走!”
……
大年初一結束,單日大盤超過13億…
《捉妖記2》以單日5.5億的成績拿下票房冠軍…
15年大年初一3.58億;
16年大年初一6.6億;
17年大年初一8.07億;
可以看到從總體趨勢而言,每年觀影人數都在逐年增加,而今年更是超過了13億!
所以《捉妖記2》能拿到這麼高的票房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觀影人數的增加。
還有一點,《捉妖記2》的胡巴真的很吸引小孩。
當然,為什麼第二天票房直接攔腰斬?
片子質量不行唄!
還有宣傳花費太少了,應該再砸十個億,包下春晚30秒廣告算個球,應該把春晚包下來,來個胡巴專場…
非常典型的電影詐騙案例:用最熱的IP,知名導演頂槓,再找所謂的港臺大咖主演,配上幾個引流量的小花鮮肉,齊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