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驚蟄,你說先生是什麼意思?”林溪自語道。
“喲喲喲,今天早上才埋怨了我,現在有困難就知道找我了。”林溪體內再次響起另一個人的聲音。
“你從小就在我身體裡,也算是與我相依為命,你就不能理解理解我嗎,再說你又不是第一天認識我。”林溪為了得到答案不惜與體內另外一個靈魂服軟。
“呵呵,我最不喜歡的就是讀書人人賣的關子,反正我是不知道,你想知道何必問我,問那老傢伙不就完了。”
“先生要是想告訴我,當時就說了,估計想讓我自己慢慢領悟。”林溪無奈道。
說實話,林溪對讀書寫字不喜歡但也不排斥,可是這位教書老先生怎麼也不願意讓自己去書塾聽講,用崔銘打趣的話來說,就是林溪根本不是讀書的料。
“你覺得你像一個讀書人嗎?”
林溪無語,他無論是裝飾還是悟性確實不像一個讀書人。
既然想不到答案就不再去費時間,林溪拿出楊師傅走之前留給自己的一本書,此書名為《青烏經》。
這本書非常的古老,書頁皺皺巴巴的,好像摸一下就會掉似的。
林溪翻開第一頁“盤古渾淪,氣萌太樸,分陰分陽,為清為濁,生老病死,誰實主之。無其始也,無有議焉。”林溪細細的品味其中奧義。
他記得楊師傅曾說過,這是古代奇人青烏子所著的堪輿之術,可觀名川大江的走勢。其中奧妙能使人受益終身呀。但林溪並沒有看出什麼端倪,除了一些對山精鬼怪,奇聞異事的講解並無它用。而且林溪覺得這輩子也碰不到這些事。這本書就當作紀念楊師傅的器物吧。因為楊師傅在的時候可把這本書可是當祖宗一樣供著,生怕他人偷了去。說實話,小鎮的人又有誰稀罕一本古書呢?
看著看著,林溪想起了當年和楊師傅在上山採靈藥,山間尋寶的往事,現在卻又是他自己一人,不禁傷感起來。話說他到底算不算楊師傅半個弟子呢?反正林溪自己認為是的。
“這書你都可以倒背如流了,每天看這個還有什麼用,白白浪費時間。”
“這本書中奧秘很多,很多,可能我花大半輩子都感悟不完。”林溪回答道。
“別說那麼高深,你現在除了那些神神鬼鬼的事情,還理解出了什麼。”
“我知道你為什麼在我體內了”
對於這個問題,體內的另一個靈魂有些期待地問道:“為什麼?”
“用來拆我臺的唄。”
“我呸!”林溪不再和他繼續爭辯。略有所思地合上書放進他的小寶物庫中,走出門外看了看小鎮的街道,一如既往的熱鬧。他覺得該好好道別一下這裡了。
林溪來到隔壁家門口,在地上曬著太陽的大黃狗連忙搖起尾巴迎了上去。
這隻叫阿黃的大狗在林溪五六歲時就在這裡了,那時候阿黃很小,也很怕生。一有陌生人過來它就往屋裡躥,但唯獨不怕隔壁的小林溪。
林溪對阿黃可是照顧的很好,時不時地來逗逗它,有好吃的的時候也不曾忘過給阿黃帶上一兩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