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郊。
夕陽已是接近西下。
劇組的車行駛了很久,浩浩蕩蕩地停在了一個山坡下,一輛大巴三輛裝道具的小車,陸續下來三十人左右。
這座山官方記載並沒有什麼正式的書面名字,當地人都管這裡叫小青山,因為山上有一座青山寺。京城的山水風光差了些,肯定比不上南方那種山清水秀的地方,不過小青山卻是個例外,風景宜人,寺廟香火也很旺,每年不少人都來這邊燒香拜佛,當然,也有更多像他們這樣的劇組來這邊拍戲的。
這兒可不是一般的地方。
小青山很有名。青山寺也很有名。
要問此處最高的山峰是哪一座?當地人肯定都會齊齊指向一個地方——嗯,幾公里外的香山。
要問此處香火最旺的寺廟是哪一座?當地人肯定也會齊齊指向一個地方——嗯,幾公里外的香山昭廟。
要問小青山跟香山有什麼關係?
要問青山寺和昭廟有什麼關係?
嗯,其實這幾個地方壓根沒有半點聯絡,換下一個話題!
主演沒來,今天沒有他們的戲,早都回去休息了,蔣導演走在前面,和幾個重要配角說戲,副導演則在指揮道具搬運。劇務是一個劇組裡最忙的了,不但要忙前忙後的準備東西,接人,拿盒飯,當司機,像這種離得近的換場,他們還得搬東西,一堆堆裝置從車上被幾個劇務和工作人員抬下來了,然後就望山上搬,不說別的刀槍棍棒,就說那幾架攝像機也不輕省。
臺階很高,百米的樣子,彎彎曲曲延伸上去。
“小張,快,扶你老哥一把!”姚建才剛上了十幾節臺階就氣喘吁吁了,大肚子一顛一顛的,很吃力。
張燁扶住他,“你這體力不行啊。”
姚建才吹道:“想當年你老哥我跟學校那可是體育課代表,我今天是不在狀態,拍了一天戲了,不然一口氣爬個幾百米跟玩兒一樣。”喘了幾口,他道:“你還別說我,就看你打的那幾招武戲,比我還不如呢!”
張燁笑而不語,也沒解釋。
半山腰,蔣導演一揮手喊道:“停,先在這裡架機器,道具發一下!”
眾人都忙起來。山腰有個鏡頭,顯然準備在這裡拍了,這個戲份正好是張燁扮演的那個“陳少俠”的。
副導演擔心地過來問了聲,“張老師,你行不行?”
張燁哪兒能說不行啊,堅定道:“我沒問題,隨時可以拍。”他戲服都沒脫,從道具那裡拿了劍,準備上了。
武術指導也站在了他身旁,“你行什麼啊,就那一個動作你還沒弄標準呢,唉,趁著還沒開機,你再練練,一會兒開了機器,廢一個鏡頭就是一分錢呢,萬一導演不高興了,肯定得換人。”他是面冷心熱,嘴上雖然老說張燁這個不行那個不行,但還是在不遺餘力地想幫他弄好。
張燁開始練上了。
“張老師,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