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乎眾人質疑的低聲議論。
張燁卻坦然自若,道:“周瑜是一個非常忠誠而又英雄的人物,他二十四歲的時候,就被孫策任命為建威中郎將,開始建功立業,而且也就是在這一年,和他同齡的孫策和他一起迎娶了當時的美女大喬和小喬,可以說周瑜這個人是少年得志,春風得意,他人長的漂亮,事情也做得漂亮,當時吳中呼為周郎,郎字的本意是小夥子,不過在這裡是稱讚之意,當時吳中這個地方的人叫孫策為孫郎,叫周瑜為周郎,翻譯過來就是‘孫帥哥’……和‘周帥哥’。”
啥?
帥哥?
小呂和小芳噗地一聲!
不少女觀眾也忍不住樂了!
這是說三國嗎?怎麼還有現代語啊?
“所以你想……”張燁看著大家道:“周瑜二十啷噹歲就當了建威中郎將,娶了當時最美麗的美眉做了自己的妻子,可謂戰場官場情場場場得意,他怎麼會去嫉妒別人呢?別人嫉妒他還差不多!”
美眉?
美眉都出來了?
好多人差點暈倒,好多人也都會心一笑!
“事實上歷史上的周瑜氣量是很大的。”張燁道:“陳壽曾經說他是性度恢廓,同時代的人對他評價也很高,劉備對他的評價是氣量頗大,蔣幹對他的評價,是雅量高致,所以把周瑜說成是一個氣量狹窄的小人,這是冤枉的!”馬恆元剛才被廢掉的節目中還剛說了周瑜是個小肚雞腸的人,結果張燁就給他反駁了,而且有理有據有引經論典,打臉專業戶的本色一覽無餘!
觀眾將信將疑。
馬恆元心說你胡說八道!
兩個姓徐的嘉賓也完全不認同張燁的觀點!
張燁笑道:“有人或許不認同,但我可以肯定的說,演義並不是歷史,周瑜的形象為什麼和我們印象中的形象如此遙遠?為什麼我們對三國這段歷史既熟悉又陌生?原因有三點,因為三國這段歷史有三種形象,第一種是史書上,主要是正史上記載的形象,是史學家主張的形象,這個形象我稱之為‘歷史形象’,這裡要說明的是,歷史形象並不等於歷史真相,因為歷史記載也並不一定可靠,第二種是文學藝術作品中的形象,我稱之為文學形象,第三章是民間傳說與信仰,我稱之為民間形象。”
大家都一邊聽一邊想。
“如此,其實就可以解釋周瑜的形象為什麼跟我們印象中完全不一樣了,因為大家心裡都會有自己對此人的印象和評價,這個形象一旦形成了,有些人就不能接受其他形象了,你說的跟他心中的不一樣,他就會說你不對,你錯了,所以我們去看一部歷史劇,總會有觀眾在下面評論說‘哎呀,這個周瑜他不像啊’。”張燁若有若無地看著馬恆元幾人,道:“噢,這個周瑜不像?那個真的周瑜……你見過啊?”
觀眾又笑了,“呵呵呵呵。”
胡飛也樂開了花,這個小張啊!
馬恆元氣得鬍子都歪了,可也反駁不了!
“所以歷史不是,也不是文學作品上演義出來的人物。”張燁道:“再比如說諸葛亮,提到諸葛亮大家都會第一個想到空城計,而提起空城計,就會展現出諸葛亮的軍事天賦,而這些其實都是中刻畫和塑造出來的,當然,裡面是有原因有道理的,不是無緣無故的,在近代,有一個叫郭衝的人,這個郭衝呢,大概是諸葛亮的鐵桿粉絲。”
鐵桿粉絲?
觀眾聽著就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