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矛盾
話說林嬋,每日不待後宅,早起清晨,洗漱用過飯,往松江棉布行去,在桌前一坐,或做女工針黹,或觀唐韻及夥計賣布,或要來賬本細看,吃飯吃茶皆與他們一處,夥計們先還不慣,但每至午後,最酷熱之時, 林嬋命管事張澄,送來菉豆湯、酒釀甜酥酪、冰豆糕及井水浸泡果瓜,給眾解暑,立刻深得人心。
唐韻氣不順,拉月樓到後房,低聲道:“奶奶每日來此,叫我束手束腳,好生不自在,你可有法,勸她不要來了。”
月樓道:“我婉轉提過,奶奶我行我素,不進耳裡,你也莫與她沖突,講到底,她終究是主子。”
唐韻隔簾縫,見買布客在問林嬋:“京城的婦人,善裝扮,追風尚,不曉現穿的衣裳,流行甚麼樣式、花色和盤扣?”
林嬋答道:“我在京時,官宦達貴所穿,多以紅、寶石藍為主調,喜花鳥紋飾,興梅花扣、金魚扣。而百姓以素雅為美,丁香紫、松石綠、淺桃紅常用,多結一字扣,或系帶。”
買布客問:“聽說大人們興戴一種小帽?”林嬋道:“官家顯貴大人,穿袴褶,戴四方平定巾,百姓穿盤領衣,裹頭巾,確有一種小帽,裁六瓣、八瓣的布片,縫合起來。”
她指桌面剖開的半邊西瓜,內裡紅肉,已被小眉挖空幹淨,說道:“倒扣頭上,和那小帽頗像。”一旁夥計拿起,作勢戴頭上,竟正合適,圍觀者皆笑了。
林嬋也笑道:“我在京時,原還只是僕役戴,後隨船抵達南京,才發現儒生、及品階低的官兒也戴了,勝在脫卸方便,不用解系。”
夥計道:“這帽可有名否?”
林嬋搖頭,夥計道:“我可賜它一名,就叫‘瓜皮帽’。”圍觀者鬨笑。
買布客說:“奶奶見過世面,眼光獨到,可否替我挑幾匹布來。”
林嬋站起道:“我只指點一二,拿大主意還得你自己。”
買布客道:“那是自然。”
唐韻看得五味雜陳,心底不是滋味,也不理月樓,也不往前邊去,從後門出了,坐在踏垛上,看牆角栽了玉簪花兒和萱草,迎風搖曳,煞有情境,解碰心事,不由眼眶泛濕。忽聽有聲音問:“你在這做甚?”抬頭見來人,不是旁人,正是蕭雲彰與蕭乾。
唐韻忙起身,道了萬福,再不言語。蕭雲彰支開蕭乾,才道:”可是有話說?”
唐韻問:“爺還記得,我在你身邊,有多少年數了?”
蕭雲彰道:“八年。”
唐韻微怔:“爺竟記得。”
蕭雲彰笑道:“顧柳隨我七年,傅民隨我四年,金建春隨我五年,周裕隨我八年,尹冬隨我六年,還有夏燚、王雋他們,我鋪裡的掌櫃們,皆為我挑揀任用,自然詳記在心,印象深刻。”
唐韻道:“爺原來這樣想。”
蕭雲彰問:“你不往前邊看鋪,坐這裡發呆,為了何事?”
唐韻道:“我不敢說。”
蕭雲彰道:“還有你不敢說的?”
唐韻道:“我若說了,爺要秉公處置,不摻私情。”
蕭雲彰道:“你如實便是。”
唐韻道:“這些日子,奶奶天天至布行,來得比雞早,走得比月遲,往桌前一坐,吃茶吃飯皆在鋪裡,專心看我賣布,或要來賬本,撥得算盤珠,噼噼啪啪,要冒火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