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進京
馬鳴車響,顛簸甚烈,林嬋從夢中驚醒,心突突地往外蹦,奶孃劉媽掀簾朝外看:“差點軋到個賣春勝的婆子。”
但見這劉媽:年長痴肥,喜穿綠灰棉袍,額圍烏鑲玉臥兔兒,有人論她脾性,一粒過季老蠶豆,黑尾糙皮咬不動。
丫鬟小眉尚稚氣,捂嘴打個呵欠,眼角兩滴淚。
簾縫吹進凜冬之風,林嬋此趟日夜兼程,趕赴京都,只因父親從前任京官,母親還健在,雙親做主,替她與蕭旻訂下婚約,蕭旻何許人氏,乃國公府蕭家嫡長子,後父親貶任浙江知府任同知,舉家遷移,也歷了些難。
如今她已至及笄之年,父親道:“我為官廉潔,俸祿微薄,是而家道清貧,你親娘早逝,繼母不賢,素待你苛刻,我欲休之,奈何小兒尚幼,但也不忍你受苦,我傾盡全力,備齊嫁妝,你還是上京完婚去罷,莫再回來!”
“終於進京城了。”劉媽籲口氣。
林嬋也朝窗外望,瑞雪已停,江山灑銀,白勝吳鹽,時有爆竹噼啪傳聲,她問:“今是何日?”劉媽說:“小姐睡糊塗了,已至年除。”林嬋不及語,城頭上守門吏,梆梆敲鐘,城門嘎吱大開。
人潮湧動,推推搡搡往內擠,馬車行不快,陽光移映城牆,挑貨商客避讓,才得以穿越晦明過道,入了城。
城內路邊皆是攤販,一字排開,居多在賣爆竹、春勝、桃符、紙馬香錁、門神五祀,也少不了吃食,貨郎擔車裡,燙面餃兒、豆汁兒、葷素包子、熱粘糕、稠米糖粥.....應有盡有,劉媽撫撫腰腹,顯然被打動了,咂咂嘴:“小姐要不吃點再走?”
林嬋道:“越是在城門口,他越欺過路客,無需做回頭生意,吃食要價拔高一成不說,味道也一言難盡。”劉媽說:“我肚皮著實餓煞。”
林嬋道:“我有些頭痛腦熱,先去東市,惠河街兩邊,多為生藥鋪子和醫館,可買藥丸子,鄰旁小街,有四五家早飯鋪子,物美價廉,可買了吃。”
劉媽笑說:“小姐打小長在京城,離了這些年,還是如數家珍!”
林嬋笑笑,又道:“吩咐管事,揣好父親家信,先送嫁妝到蕭府,讓她們提前有個準備。”
劉媽傳畢話,馬車轉道,穿街走巷,至惠河街,買好藥丸子,鄰街早飯吃了,逕往蕭府來,遠見管事守著嫁妝,還在門首苦等,聽見動靜,忙過來稟道:“守門說去通傳,遲遲未見人來。”劉媽說:“可曾催過?”管事說:“催過三趟,只讓等候。”
又過半晌,角門開啟,一烏篷馬車自內出,駛行急速,飛快往街上去了,管事跑近前,門已哐當緊闔。劉媽抱怨不止,林嬋面無表情,並不接言。
半個時辰後,角門再開,出來四五婆子,兩小廝抬轎走近,其中有個婆子過來見禮,自稱大夫人李氏房裡的杜嬤嬤,她道:“今是年除,家主又要進宮朝賀,又要宗祠請神祭祖,上上下下忙得騰不出身,倒讓林小姐久等了。”
“縱是如此,也該將小姐先抬進府,再說旁的話!”劉媽冷臉道:“蕭府家大業大,理應禮數最周全。”
“是,是!”那婆子也不惱,只陪笑。
林嬋這些年也懂些人情世故,暗忖劉媽看不穿,她們若生冷落之心,候在府外與府內,又有何區別!並不多話,下馬車換乘轎子,總算入了門,一路抬進偏角客院,劉媽四下打探,不滿道:“太過簡陋了。”
婆子回:“若缺什麼,盡管告訴我.....”話音未落,跑來個丫頭,立門前嚷嚷:“那邊祭祀典開始,大夫人焦急,命我等四處尋你,卻在這裡偷懶。”
婆子忙說:“我這就去了。”朝林嬋笑笑,也不睬劉媽,隨那丫頭出門,劉媽憤懣,林嬋倒心態平和,指揮小眉開箱取物,收拾行李,暫且安頓不表。
京郊五裡外清平縣,天色晦暗,雪落得緊,大如鵝羽,朔風捲起,直朝身前撲,行人稀薄,一賣炭翁掖緊衣襟,推了板車往家趕,路過縣衙,瞟見紅籠之下,站有一官家人,不敢多看,悶頭向前。
捕頭張煒已站多時,落在衣服上的雪也化了,此景可謂:望眼欲穿貴客來,雪舞梨花來路迷。
忽有一輛馬車疾馳而至,停妥穩當,跳下兩錦衣隨從,擺馬凳,再掀棉簾,一男人身披黑色大氅,踩凳而出,他身型高大,狀貌清俊,舉止謙遜。
隨從福安撐了油紙大傘,替其遮擋風雪,張煒迎前,拱手作揖道:“九爺好來。”
蕭雲彰還禮:“雪濕馬滑,泥濘難當,一路行得艱難,讓張捕頭久等了。”
張煒道:“不曾久等,正事要緊,快隨我走。”轉身推開偏門,蕭雲彰趨步尾隨,想想問:“沈牧所犯何罪?”
張煒回道:“殺人越貨,證據確鑿,死罪當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