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著大王村周邊,李坤一共佈下了6個炮兵陣地,分別是兩個PCL181型155毫米加榴炮營,和4個PHL191型遠端箱式火箭炮營。
在距離大王村最近的遠端火箭炮1營陣地上,12輛數碼叢林迷彩塗裝的PHL191型遠端箱式火箭炮整齊的排列著,在其斜向上立起的火箭發射巢裡,塞滿了一根根原木似的750mm口徑火龍280A近程戰術導彈!
相較於射程為60300公里的370毫米火龍280遠端制導火箭彈,750mm的火龍280A之所以能被冠以近程戰術導彈的名頭,除了這實在遮掩不住的口徑外,更多就是因為其恐怖的射程!
畢竟高達500公里的射程,再說是火箭彈就有點不禮貌了!
這也是炮兵第1旅為何會駐紮在這裡的原因,因為如果離江津區再近一點,火箭炮的射程可就不夠了,不夠火龍280A近程戰術導彈的最低射程。
之所以特意用這麼貴的近程戰術導彈,自然不是為了給臭要飯的喪屍,而是給來自第77軍團的貴賓!
不然就憑喪屍腦袋裡那點晶核,也配近程戰術導彈落頭上?
放這麼貴的煙花,自然是想留出足夠的表演距離,讓這些來自於第77軍團的觀摩團成員,好好的觀賞下什麼叫雙錐體彈頭末端打水漂!
....
滋滋滋~
“各遠端火箭炮營注意!各遠端火箭炮營注意!”
四個遠火發射陣地上,同步響起了來自於旅作戰指揮部的命令。
“這裡是旅指揮部,相關射擊諸元及任務要求,已透過加密通道分發至各單位!”
“13點整準時對任務目標發起炮擊!”
“再重複一遍,13點整準時對任務目標發起炮擊!”
“完畢!”
滋滋~
“遠火1營收到!”
“遠火3營收到!”
...
在接收到命令後,各個遠端火箭炮營迅速依據系統剛接收到的資料,開始對任務目標進行標定。
整個標定過程非常迅速,相較於傳統炮兵靠大拇指標定、靠手搖校正,資訊化的聯合作戰模式簡直是降維打擊!
具體流程大體可以分為三步。
第一步:
位於湛江區前線的軍用偵查無人機,對目標進行標定形成資料,聯合作戰指揮部拿到資料後進行第一次處理:確認轟炸區和非轟炸區!